全球经济复苏是艰巨而漫长的过程,美国经济未来衰退风险犹存

2020 年二季度,美国 GDP 增 速环比折年率下降 31.7%,成为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季度跌幅,远超 2008 年金融 危机时期。美国复工复产后,三季度经济复苏基本沿着“就业 消费 GDP” 的传导链条演进。失业率从 4 月 14.7%的 历史 高点回落至 8 月份的 8.4%,零售 和食品服务销售额同比增速由负转正,ISM 制造业 PMI 指数连续 4 个月反弹, 从 4 月份的 41.5 升至 8 月份的 56.0,同期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由 60%升至近 70% 水平。尽管如此,美国经济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仍然严重,尤其是非金融企业债 务和破产数量大幅增加、美股过度估值、政府财政赤字膨胀等问题突出。叠加 大选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四季度美国不排除出现金融市场动荡和经济再度衰退的情况。面对疫情加剧经济下行周期、货币政策空间急剧收窄等挑战,美联储近期调整了货币政策框架,这意味着其在未来几年将维持低利率的宽松政策取向。

2020 年二季度,欧元区 GDP 环 比下降 11.8%,同比下降 14.7%,均创 1995 年欧盟有统计以来的最大降幅。7- 8 月,欧洲经济复苏明显,主要城市经济活跃度显著高于美国,带动欧元升值。 但 9 月以来西班牙、德国、法国等地疫情反弹,使得居民消费和企业复工等活 动出现放缓迹象。面对经济复苏动力不足,9 月欧洲央行议息会议决定保持当 前货币政策不变,不过考虑到欧元升值压低了通胀,不排除未来欧洲央行会通 过口头干预或调整 QE 政策的方式加以应对。英国经济在三季度复苏势头明显, 但与欧盟的贸易协议谈判陷入僵局,增加了经济下行风险。市场预计,如果双 方无法达成协议,其后果将远远超过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冲击,届时英国央行可 能不得不推出负利率等极端措施。

2019 年四季度至 2020 年二季 度,日本经济连续三个季度出现萎缩,二季度 GDP 增速环比折年率下降 28.1%, 是自 1955 年以来日本经历的最大跌幅。消费持续疲软、出口连续下滑、企业在 疫情冲击下破产数量激增等成为影响日本经济复苏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目 前疫情在日本仍未得到完全控制,首都东京 9 月 10 日刚刚从最高级防疫级别下 调为“须警惕再度扩大”,疫情“持久战”成为日本国内的***识。如何在控制新 冠疫情的同时促使经济快速恢复,成为新任首相菅义伟的当务之急。预计日本 央行将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复苏。

当前,新兴市场疫情仍在持续蔓延, 许多国家新增病例还在攀升,印度超过巴西成为全球确诊病例排名第二位的国 家。在疫情冲击下,新兴市场经济受到重创,尤其是那些高度依赖大宗商品出 口的拉美和非洲国家经济严重萎缩,而 社会 保障、公***卫生等资源的缺失使得新兴市场还面临更严峻的 社会 矛盾。三季度以来,在复工复产和前期政策的作用下,新兴市场经济同样呈现复苏态势。IIF 编制的 EM Growth Tracker 数据显 示,新兴市场经济整体增速自7月以来有所回升,8月增速已上升至 5.3%。但 区域分化严重,亚洲新兴经济体复苏明显,而拉美尚未摆脱衰退。新兴市场复 苏前景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包括疫情持续导致民众保持“社交距离”、政府财 政刺激空间有限、内外部需求萎缩等,使得当前的复苏势头可能在未来几个月难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