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知觉的选择性
名词解释知觉的选择性如下:
是指个体对一些对象或对象的某个(某些)属性知觉,而不对另一些对象及其部分属性知觉,这就叫做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护理心理学的内容相关知识如下:
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人的周围环境是丰富多彩的,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信息作用于人。但是由于信息通道的局限性,人们只能选择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刺激物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余刺激物当作背景。知觉的对象能够得到清晰的反映,而背景只能得到比较模糊的反映。哪些事物成为知觉对象,哪些成为背景,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换。在一种情况下是知觉对象的刺激物,在另一种情况下则成为知觉的背景, 而原来是背景的刺激物则反而成为知觉的对象。
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例如,对过去认识的人,决不会因为他的发型、服装的改变而变得不认识;一首熟悉的歌曲,不会因它高八度或低八度而感到生疏,或因其中个别曲子走调,就认为是别的歌曲;教师判断学生的错别字,如“尖瑞科学”,不会因“端”字写成了“瑞”字,而不去感知尖端科学。
知觉的恒常性对生活有很大的作用,正确地认识物体的性质比单纯地感知局部的物理刺激物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它可以使人们在不同情况下,按照事物的实际面貌反映事物,从而能够根据对象的实际意义去适应环境。如果知觉不具有恒常性,那么个体适应环境的活动就会更加复杂,在不同情况下,每一认识活动,每一反应动作,都要来一番新的学习和适应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使适应变为不可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