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电影院
在纵横交错、纵横交错的江南水网中,古镇犹如镶嵌在互联网上的一颗闪亮钻石。在小镇上,房子建在河边,人们枕着水生活。有了水的滋润和便利,人们的生活有了最基本的保障。这里既没有远离城市,也没有世界的喧嚣。依水而居的生活方式和舒适的环境使小镇像一个天堂,足以让人们安居乐业,也可以使人们拥有避难所。因此,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这些古镇能让这么多人流连忘返。
依水而城,依水而居,依水而街。江南古镇一定处于水系的最佳位置,要么四面环水,要么有小河穿过。而且镇上的小河必须与外面的大河相连,河与河交汇,还必须与更大的水系相通,可以绕过太湖,进入运河,或追溯到长江。水是道路,船是汽车。在过去交通不便的时候,小镇人民首先拥有了自己的“道路”和“汽车”。船是水乡人的翅膀,也是古镇流动的景观。河流和船只的巨大作用在于经济和文化意义。
江南古镇大多形成于明清时期。最早应该是一些因为市场贸易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城市”,主要是经济意义。后来人口越聚越多,规模日益扩大,就形成了“镇”。因此,“镇”也是最早城市化的标志,江南宜居之地是中国古代城市化最快、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到明朝末年,周庄、南浔、同里、荡口等古镇居民超过1万人,荡口有5000多户人家,人口密集,繁荣昌盛。
交通是一个城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个古镇的繁荣从来都离不开河流和船只。在地面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河就是路,船就可以当汽车用,所以水运就成了陆路运输最重要的补充。城乡之间的城镇是当年物资交换的中转和集散地,也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经济中心。农村农民的购买往往在附近的城镇完成,因此水路运输的便利性首当其冲。大多数城镇居民从事商业和工业,街头巷尾有许多商店,商品聚集,贸易繁荣。因此,“前店后居”的建筑模式成为小镇最常见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就这样,商品意识开始在小镇上萌芽,而经贸活动也给小镇居民带来了良好的收益。江河纵横、桑榆纵横的江南,自古以来就是丝绸的重要产地。蚕桑生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而丝绸生产作为副业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早在宋代,南浔镇就“商业农业丰富,为浙江之最”。由于该系列生产的桑蚕丝洁白柔韧,质地优良,闻名世界。故有“蚕桑效益湖不旺,湖丝南浔佳”之说。“李记”是这个村庄的名字,最初叫做“七里”,因为它正好是从这里到南浔镇的距离,后来它被改名为“李记”。藏品中的水柔软如丝,普通的丝绸只能举起一枚铜币,而藏品中的丝绸可以承受十枚铜币的重量。后来,皇帝朝服的织造全部使用藏品中的丝绸作为原材料。
南浔镇也因此成为生丝和丝绸的交易中心,庞大的水网为南浔编织了一张四通八达的交通地图。19世纪上海开埠后,随着生丝出口的急剧增加,南浔镇迅速成为江南最大的丝绸市场,呈现出“熙熙攘攘,日交易万金”(南浔丝绸市场巡礼)的繁荣景象。受灵活、机智、开放的水文化熏陶的南浔人敏感而善于处事。他们不仅让自己的生意蒸蒸日上,还带着市场培养的灵活、机智和务实精神走向大上海更广阔的世界。在南浔镇,有所谓的“四象八牛”和“七十二狗”。这些大象、牛和狗指的是镇上的富豪巨头,他们的丝绸生意遍布世界各地,使他们获利丰厚,成为当地的大亨。
乘船,听水手长唱吴歌,沿河漫步古镇,欣赏沿岸的风景是最令人愉快的事情。在南浔,一组在岸边蜿蜒400米的建筑令人惊叹。这就是著名的“百楼”。据传,百楼是明朝万历年间礼部尚书董奋所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组白墙黛瓦的宏伟建筑由拱廊连接,并用火山墙密封。庭院用券隔开,建筑前有廊架遮雨遮阳。建筑高低错落,风格古朴典雅,既雄伟壮观又不失江南建筑特色,在两岸建筑中独树一帜。数百栋建筑是跨河建筑。在河两岸的建筑之间,有一座石桥,沿河用石头砌成的整齐的驳岸是统一的。门前的河边码头方便货物运输和乘船游览,也方便日常抽水和洗涤。
“小楼通宵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悠长美好的诗歌只属于江南古镇。当船滑过水面时,如果临水的格子窗扇突然被推开,一个眼睛明亮的女孩应该微笑着靠在窗上;如果太阳落山了,海边一个农民的女儿在船上卖花,那会是什么样子?清代诗人张镇在《浔溪渔歌》中写道:
与周庄和乌镇的那些旅游热点相比,荡口古镇低调而安静。在这里,白鹅仍在悠闲地漂浮,木船上的鱼鹰仍在捕鱼,两岸的茶叶店也很少有客人,但这里更适合坐在小茶叶店里,悠闲地聊天,住在街东端一家新装备的民宿里,享受小镇的宁静。“东南巨浸鹅湖,妙烟惊涛。云外青山映远方,城西风景如无。”这是清代诗人杜汉街对荡口风景的赞美。我认为荡口在当时的文人中很受欢迎。这里也是吴门唐伯虎、沈周、文徵明等才子经常光顾的地方,因为这里有一个“真赏斋”,主人华夏是一位著名的收藏家和才子的同窗好友。那天晚上,唐伯虎和美女们在鹅湖的月下划船,留下了“柳满雾重,月满湖光。”崔的诗“妓女在船上,鹅想看夜”。文徵明不仅多次归还,还为斋画了两幅同名的画。他们就是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
傍晚的古镇常被比作一首温柔的诗,生动诠释了诗意的水文化。坐在古镇的长廊下,看着云起的云落,船来船往,烟雨聚散,这是城市无法体验的奢华,也是现实版的“诗和远方”,因此都市人蜂拥而至。事实上,今天安静而宁静的古镇在古代是繁华的商业热点。这些古镇离城市很近,出行方便,也没有汽车和马匹。由于生活的各种便利,这个城镇很繁荣,可以享受和平与舒适。唐玺古镇独特的长廊最初是由一名商人建造的,以满足客人遮风挡雨的需求。他的善举为他带来了好名声和好生意,吸引了许多商户效仿。因此,廊架与廊架相连,延伸成一公里长的长廊。有些人甚至在河边一侧摆放椅子和长凳供人们休息,这不仅创造了良好的购物环境,而且成为古镇的独特景观,反映了那个时代以人为本的意识和服务意识的觉醒。
江南古镇或依水而建,或四面环水,大多有小河流经。有河的地方就有桥,因为桥下有船,所以古镇上的桥大多是拱桥。如果说水赋予了小镇诗意和灵气,那么这座桥则为小镇增添了一种隐鱼之乡的通达感。
一直被称为江南“桥都”的甪直,在一平方公里的镇上有72座石拱桥。这些桥梁始建于宋元明清时期,至今保存下来的桥梁有41座。这些桥有各种形状和形状,如大型多孔石桥、小型单孔石桥、宽拱桥和窄平顶桥。因为有很多水,所以有很多桥。鲁直是阳澄湖、淀山湖、胡成湖、金鸡湖和独墅湖“五湖”之一。许多河流环绕着城镇,中间一条笔直的河沟连接着六个方向,水陆相交形成一个大字“鲁直”,因此得名“鲁直”。
所有的古镇都浸泡在水中,运河以东的同里古镇与甪直的位置相似。小镇被同里湖、九里湖、野泽湖、南兴湖、庞山湖环抱,被誉为江南“小威尼斯”。现代景观学家陈从周说:“同里以水命名,没有水就没有同里”,这揭示了同里与水的密切关系。整个古镇被15条河流分为七块土地,这七块土地由49座古桥连接成一个整体。明代,一些文人雅士聚集在这里,共同评价“同里八景”:九里青蓝、林浩春雨、莲浦香风、西晋夜渡、水村渔笛、东溪赏月...几乎所有的都没有沾上湿水汽。
小桥流水串联起古镇和历史风情。从周庄、同里、甪直、乌镇到西塘、南浔、荡口,无论哪个古镇有水必有桥。河上的古桥一座接一座,宛如五线谱上翱翔的一串串音符,构成了一曲悠扬的乐曲。自然,桥梁的主要价值在于交通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眼睛,作为一种集文化和艺术于一体的劳动创造,各种桥梁也维系着人们的审美、文化、生活、习俗和视野。
在同里,每当镇上有人举行喜事时,穿红色衣服的迎亲队伍必须穿过几座桥。第一座叫吉利桥。在这里,新郎必须按照古老的习俗完成婚礼的第一步——“一背两抱三只手”并与新娘一起走过吉利桥、太平桥和长庆桥,在鞭炮声、鼓乐声和亲朋好友的祝贺声中完成传统婚礼。在城市里,婚礼早已被酒店司仪的固定节目所取代。只有在古镇,源远流长的传统仍有延续的土壤。同里古镇的“吉利、太平、长庆”三座桥呈“之”字形矗立,距离只有几十步。“走三桥”的习俗早在清代就已流传。人们要在婚礼、生日、生日和孩子满月时走过这三座桥。
当地民间谚语说:
走桥作为江南水乡的一种流行习俗,起源于明清时期。明代《走三桥》诗中说:“我的母亲告诉后院的鸡在黎明前不要啼叫。过了三桥,灯火已落,但我不认为罗袜污染了春泥。”当时走桥主要是民间流行的一种祛病方式,在其演变过程中逐渐演变为更加丰富的祈福习俗。在乌镇,走桥已演变成全镇人共同参与的祈福活动。元宵节晚上,晚饭后,人们开始三五成群地提着灯笼过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一起,走桥队伍排成了一条长长的灯笼龙。与同里不同的是,乌镇人走过的桥不下十座,而且只能一路走,不回桥。因此,他们需要在走桥之前规划好路线,人们应该阅读边走边走桥的谚语:“午夜走在桥上,生活安宁,所有疾病都消失了;孩子过桥,聪明好动才能好好学习;年轻人走过这座桥,他的事业蒸蒸日上。女孩走在桥上,青春美丽又苗条;老人走过桥,鹤儿健康。”从内容来看,这显然是一句新谚语。
最早开放的古镇周庄四面环水。整个小镇因水相连,桥与桥相望。独特的水环境造就了周庄的精致魅力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如今,被陈逸飞纳入画框的“双桥”已成为周庄的文化符号。双桥有自己的名字,横跨南北城的那座叫石德桥,横跨引子浜的那座叫永安桥。桥的名字揭示了小镇居民的价值认知,而简单的造型和精巧的结构也表明了水乡小镇居民崇尚自然、与世界和平相处的精神。
古镇中最重要的桥的外围经常被餐馆和茶馆所包围,这些餐馆和茶馆挤满了人、游客和食物,而且往往是古镇的文化、经济和信息中心。坐在河边酒馆的茶室里,人们或喝茶或喝酒,举杯迎风望月,一边欣赏桥下船只的波浪和桥岸边的行人,一边随意聊天,这是小镇最迷人的风格。
在周庄钟石河的西入口处,有一座单孔石拱桥——贞丰桥,建于清朝雍正年间。大桥两端连接贞丰巷和西湾街。桥下有一家“德姬”餐馆,它有一个迷人的绰号——米露。据说老板的独生女阿金美如芙蓉。当她卖酒时,她的名字远播四方,远近的食客闻香而来,餐馆生意十分兴隆。民国时期的才子陈去病、柳亚子等南社成员也经常出入德姬,饮酒畅谈,宴饮作乐。他们在这里指点山川,诗歌蓬勃发展,文字受到刺激。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已经收集了100多首诗歌,他们还汇编了一本《失落建筑集》。“失落的建筑”的名字已经成为德姬餐馆的另一个名字。如今,神秘建筑中的一组蜡像无声地向人们讲述着百年前的故事。
-结束-
作者:庄若江
庄若江,江南大学教授,市政府智库成员,吴文化江南文化研究专家,全国人文社科系统优秀科普专家。历任中文系主任、影视传播系主任、文学院副院长、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兼任江苏省台港暨华侨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无锡市江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阅读促进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区域文化研究、海峡两岸三地文学比较研究、影视剧策划创作。他曾为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解读武帝文化,受到高度评价。
著有《城市文化论》《谈吴》《吴文化内涵的现代阐释》等著作21篇,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多次获得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此外,《说吴》《惠山祠堂群》《诗画江南》等大型人文纪录片文本、电视剧《江南名门望族》、电影《西城往事》、舞剧《中国酒歌》《千年运河》《风暴中的锡商》在第六届国际纪录片评选大会上荣获“十大金奖”、最佳写作奖和文学艺术类突出贡献奖。
审核发布: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