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阿凡达2》的内地票价如此离谱?

卡梅隆的新片《阿凡达2》将在全球同步上映。

然而,在中国大陆市场,当预售提前一周开启时,许多影迷惊讶地发现电影院直接飙升了票价:

前两天的票价高达150~250元。第三天之后,票价仅降至80~100元。

在《阿凡达2》上映期间,中国主要城市的平均票价超过了70元。

此外,众所周知,《阿凡达》系列的情节一直是老生常谈。如果这种特效大片不去IMAX而是去票价30~50元的普通厅,那真的和平白无故浪费三个多小时没什么区别。

难怪不少网友吐槽:“这不是报复性消费,这是报复性涨价。”“报复性消费,被报复的是谁?”这甚至不是对你钱包的报复。这些电影院都是穷疯了吗?为什么不抢钱?““电影院是好心,明摆着抢钱,顺便请你看电影”...

对此,我只想说,在疫情以来的三年里,每当我们为电影院线的艰难运营而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时,我们都以相当的同情予以回应。

他们总能利用新一轮的高票价来杀鸡取卵,彻底打消我们之前泛滥的同情心。

在每一轮封锁期间,电影院总是邀请一些网络作家和相关“影评人”高呼:“中国电影要完了”,并拍摄一些行为艺术视频,用剪刀剪屏幕,以此来销售不佳。

然而,就在关闭后,当国内外大片作为拯救市场的杰作新上映时,电影院迫不及待地拿出超高票价,只为杀死观众。这种情况发生了多少次了?

犹记得2022年春节期间,院线方抱着“平时受疫情影响,赚钱少,过年大杀一场”的心态,普遍将票价飙升至影迷质疑、普通观众直接拒绝观看的地步。

也有很多家庭原本计划看三部电影,可能只看了两部;许多原本计划看两部电影的家庭可能只看了一部;

——直接导致观影人数大幅减少,整个市场总票房从大年初二开始崩盘。

去年,《长津湖之战》的票房达到了57亿元,创造了影史新纪录。作为一部大热电影的续集,《水门事件》在春节档上映,票房只有4654.38亿元。为什么?

现在呢?最终《阿凡达2》引进,全球同步上映,疫情封闭,不再进行全面核酸检测。影院方不想薄利多销,重塑形象,恢复观众的观影习惯和热情,延续他们本土老板的风格,现成的肥羊,不宰白不宰?

于院线而言,这种急功近利、不顾一切的狂欢心态,这种杀鸡取卵、饮鸩止渴的行为,对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从形象到实际收益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事实上,整个电影院线一年的总产值只有几百亿。与同样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其他行业相比,连零头都算不上,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完全是依靠电影产品这种在精神空间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化产业,才一直有着巨大的发展势头。

经过三年的抗疫,广大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各行各业的普通人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遭受损失的不仅仅是电影院。

显然,我们谁也没有大风刮来的钱。为什么其他行业的普通人为了理解电影院的“难处”,总是要忍受他们的天价剥削?

150~250元的高昂票价,对于很多注重个人健康的观众来说,可能还要加上自我防护和检测的费用,仅仅因为他们在影院裹得严严实实,在观影体验不佳的情况下花费三个多小时观看《阿凡达2》?

面对杀伤力弱、传染性强的“奥米克隆毒株”,权威专家曾主张“80%~90%的人迟早会感染阳性。”

对于大家来说,如果是为了一日三餐,不可避免的接触导致阳性感染,那也没什么,没什么好说的。

但是如果仅仅因为自己的娱乐爱好就去电影院看一部美国大片,会传染给自己的父母家人,尤其是那些免疫力低下、年龄大、基础疾病严重的长辈?

——往轻了说,就是整个家庭圈子里的“永久性社会性死亡”。在沉重的层面上,这直接是一个家庭悲剧,一个人类悲剧!

无论电影的质量如何,无论人们的期望如何,无论是好莱坞的《阿凡达2》还是中国制造的《流浪地球2》,与个人和家庭的健康相比,它实际上并没有粉丝们想象的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