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号长春”的上联和来历

“佳节号长春”的上联是新年纳余庆,来历如下: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1000多年,到了五代时期,人们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

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年除夕,命学士为词,写桃符,放在寝门左右。末年(964年),学士辛寅逊写词,孟昶认为写得不好,便自己提笔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成为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扩展资料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出名的原因: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上联是指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是指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此联是迎春祈福之辞。尽管人们都认为它是迄今所见记载最早的联语,但它如此出名,并非由于它是首创,更不是因为艺术水平高,而是宋人认为它是谶语,预示了宋将灭蜀。?

公元964年春节,孟昶作此联,965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兵统一了后蜀,将孟昶等掳走,同时委用了一个名叫吕余庆的人去做后蜀的都城成都的地方长官。另外,宋太祖已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将自己的生日即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六日定名为“长春节”,即所谓“圣节”。

孟昶降宋之时,正是宋太祖诞辰之日。这种情况与联语是一种巧合,还是预先知道,今亦不可考了。不过,孟昶写下的这副春联在我国对联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