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最大罚单182多亿 阿里巴巴光速认错的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我国《反垄断法》以来最大的罚单

182.28亿。

以前也有罚款的案例,和这次的罚单比起来真是不算啥。

阿里的180多亿确实空前的罚单。

《中华人民***和国反垄断法》是为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 社会 公***利益,促进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 健康 发展,制定的法律。

首先,这次的 罚单有据可依、有据可循 。在公布的相关情况中,这次的处罚所核实查证的材料是十分全面的。商家证据、阿里沟通、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等等亦是详尽。对于让商家进行排他性的选择,就是触犯了《反垄断法》所规定的地方, 罚是没问题的,罚的金额也是按照规定执行的

另外,都知道阿里巴巴的jack已经退休了,而现在阿里巴巴的主人相对是综合的、多国的、复杂的。如日本软银、美国雅虎等外商、外资,都是阿里巴巴的股东,部分股东所持股权还是偏大的。

国内的经济类案件,既要严惩违法的行为,也要警示预防其他人的再次效仿。所以这次罚款阿里巴巴可谓一石二鸟 。不仅为所有的电商平台立了规矩,同时有对外商(这些投资者)是一个警示——你是投资者没错,但必须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否则犯错了、违法了都要面对法律法规的管理和处罚。

阿里的光速认错且态度诚恳,代表了阿里巴巴集团的态度,更代表了其背后各大股东的态度

可是,这次罚款是180多亿,不是180多万。显然股东也不会轻描淡写的不在乎。

那我们判断起来似乎更加接近事情的一些细枝末节——即这个消息不太可能是即时知晓的,或者说是有提前的沟通和说明的,也可能是有预案准备的。

在我看来,最大可能会是听话听音的背后—— 管理团队与股东提前做出了一个预案***识

投资阿里的股东当然看重利益获取,能够快速反应,只可能是提前达成***识的结果。

相信你要是这个公司的老板、股东也需要了解详情,与股东研判,听取管理团队意见才能如何如何的,对吧?

对于阿里巴巴而言,180亿听起来数字很大,但拉开时间线,股东所拿到的分红,这点钱对他们来说还真不叫事。 阿里巴巴看重的是罚款背后——阿里巴巴集团能不能重新得到市场的信任,得到相关监管部门的信任,关乎未来,关乎利益

说个题外话。。。按照以往的情况,jack至少要说句话发个声,甚至接受个采访等等的。现在一退休,几乎没有jack啥事了,有没有。这是jack的无心插柳还是急流勇退的英明,你觉得呢?

再联想前一阵蚂蚁集团上市的事情,阿里巴巴其实已经跟jack没有直接的责任关联了。蚂蚁集团后面如何走势,倒是可以看做jack的一个风向标。

现在罚款怎么说是挨罚,还不算挨打。那光速认错应该也是对挨罚的一个高效反馈。

说到光速认错,突然想到了前一阵H&M公关, 阿里巴巴与H&M的公关反应和公关反馈简直是一天一地 。不过,由于这个180亿的数额属于史无前例,再加上反垄断法发布以来的最大罚案,高下立判,自己养大的孩子还是知错能改的。再看看那些外来的和尚,傻子都明白他们的葫芦里买的什么药。

个人感觉,无论是180亿还是反垄断的示警案,亦或是蚂蚁集团的连续性管控管理。这些举措和处理 不得不让人相信一定会影响到阿里股市的走向 ,可以静观过两天的情况,估计稍有波动,各种新闻都会快速播报出来。

也有言论说,180亿罚了你,难道你还能不接受么?还有人说,别看今天罚了180亿,没准出现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情况?哈哈,反正现在怎么瞎猜都行,后面看看走势便能知晓了。

看新闻的在看到阿里被罚款后,快速联想到拼多多的砍价“猫腻”。多少人发动所有朋友圈之力,都未达成低价的愿望,终于有人决定挑开夕夕的房顶,喊几句鸣鸣冤。

阿里与拼多多关联着看,巧合吗?也许真是巧合,但却是个机遇。对于消费者而言,终归是利大于弊的。你终于可以在所有的电商平台去选择你喜欢的品牌,你也终于可以不像傻子被骗一样,拉着爸妈、爱人、朋友、亲戚一块帮你砍价,最后还是没便宜几毛钱的买东西。

多个平台同时“有事情”,越早的发现,越早的管理 。这些变化,对终端市场的我们来说,就是好事。

电商平台的整顿不能说是滑铁卢,相反,因为很多焦点的聚集,说明他们的火热。也因此出现问题的数量和概率较大,当然就要管理!

在最后,还要说一句。要不是罚款这事,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没意识到阿里一年能挣4000多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