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和'淳于'是一样的姓氏吗
是一样的姓氏
起源:
源于姜姓,出自周武王给炎帝后代姜姓淳于公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原夏王朝时期有一个斟灌国,是姜姓小诸侯,周武王姬发灭商纣之后,将其封在州邑(今山东安丘),建立了州国,因位居公爵,世称州公。
以后迁都于淳于城(今山东监利,原为州国都城),称淳于国,仍为公爵,国君称淳于公,成为春秋时期的小诸侯国之一,其实就是州国的延续。
到了春秋初期,从河南迁移来的强大杞国频繁入侵淳于国,淳于国国力迅速衰弱,无力再抵抗,国君淳于公迫不得已逃往外地,淳于国就此灭亡。
淳于国亡国之后,其王族及其国人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淳于氏。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到了唐朝中期,因为要避唐宪宗李纯(公元806~820年在位)的名字之音讳,淳于氏乃去“淳”改为于氏。
五代十国以后,有一部分于氏族人恢复祖姓,仍为淳于氏复姓,再后又多省文简改为单姓淳氏、于氏,世代相传至今。淳于氏族人大多尊奉淳于公为得姓始祖。
淳拼音:chún 、zhūn
淳chún(ㄔㄨㄣˊ)
1、朴实:淳朴。淳厚。淳古。淳风(质朴敦厚的风气)。
2、成对。
3、古同“醇”,酒味厚、纯。
淳zhūn(ㄓㄨㄣ)
浇灌:“淳而渍之”。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淳美[chún měi]?
厚重美好。
2、淳厚[chún hòu]?
淳朴。
3、淳朴[chún pǔ]?
诚实朴素。
4、淳良[chún liáng]?
淳厚善良。
5、淳维[chún wéi]?
匈奴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