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有哪些暴力其应对方法?
少年围殴同学招招狠冷漠女生手机拍照2005年07月22日
网友上传东莞校园女生群殴视频(组图)2007年04月11日
中学生暴力视频续:打人女生已离家出走2007年04月28日
广东汕头中学女生校园内被扒衣服毒打(组图)2007年05月22日
广州校园暴力视频现身网络十余人围殴两同学2007年06月15日
厦门中学女生自拍围殴视频上传至网络(组图)2007年10月06日
职校女生遭同学围殴被当众脱裤子(图)2008年01月16日
女大学生凌辱围殴同学遭网友讨伐(视频)2008年01月25日
6名初中女生围殴同学45分钟自拍视频(组图)2008年02月02日
女生遭暴打遭扒衣裸露上身视频截图上网(图)2008年04月22日
小学生数学课做英语作业遭老师铁管暴打(图)2008年04月22日
清华学生到北师大健身被拒暴打老师(图)2008年06月20日
中学女生被轮/奸遭凌辱视频在网上流传(组图)2008年07月10日
(特别说明:标题后的日期均媒体报道日期)
以上是笔者整理的一部分关于校园暴力的报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校园暴力在有增无减,手段恶劣,触目惊心,令人发指。校园一时间成为了暴力的集中地,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80%以上的校园暴力都集中在中学校园。中学,恰恰是每一个人最为关键的年龄段,甚至影响到学生的一生。试问,如今我们如何应对?这是每一位家长,以有学校与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得面对现实,面对形形色色的信息***享,面对我们的道德观念丧失,面对人情淡漠,面对社会上的三流九教……社会的复杂性让我们防不胜防。我们生活的圈子里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和谐,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你得时时提防被他人陷害,处处留意他人动机不纯。难怪有感叹,做个好人不容易,说不定有一天你就是别人的垫背。所以,人与人的交往猜疑多,诚信少,于是拉帮结派、欺少辱弱、标新立异、无所不能。
有人坚信这个社会没有友情,没有好人。这些人习惯于网络的蛊惑,习惯于某些人的豪言壮语,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一种极端思想,而这种极端思想慢慢累积便希望得到发泄,寻求一种快感和刺激,校园暴力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在作怪。
其次,当诸多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时,我们的学校是否作出了正确的引导,特别是平时的观察是否到位,从而有效阻止有暴力倾向的学生?暴力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对于这些群起而攻之的场面更能说明暴力的“集体”性,它一定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中学女生被轮/奸遭凌/辱视频在网上流传就此新闻而言,“七姐妹”能臭味相投直至群殴同龄同学,这个过程有谁发现了她们,并开导过她们?
学校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可低估的,我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更希望接受做人的道理,以及如何应对和适应社会的种种变数。也许有人说,学生只要学习就行了,这种思想是非常错误的,如果我们的老师也有此思想的话,只一个劲地追求所谓的成绩分数,以提升自己的名气和撑鼓自己的腰包,那么就等于逼着一些意志力和辨别力不强的同学向暴力方面发展,直到依烂为烂、破罐破摔。
笔者觉得,学校应正确和客观地引导学生面对社会现实,不回避,不掩饰,不夸大。经常开展一些社会道德问题的大讨论,让学生早一点融入这个社会大家庭之中,学会辨别是非,保护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三,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父母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事、言传身教以及家庭和睦、夫妻恩爱等等,这些对自己的孩子成长影响很大。就目前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中,笔者注意到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得到父母的正确教育,或疏于教育,或偏激教育,任其发展,最终酿成大错。
外面的世界太精彩,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这是前提。工作忙更不是理由,创造一个良好家庭氛围是我们做父母必须做到的。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会提及的一句话:我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你吗?!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除了金钱之外你了解自己的孩子正真需要什么吗?另外,我们有些父母喜欢搞“家长主义”,采用强制教育手段,望子成龙心切,不理解自己的孩子,这同样可能造成孩子的叛逆心理。
告诉自己的孩子,要做一个强者,一个有德有才的强者。告诉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待人接物,学会维护正义,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碰到问题不是一味地忍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强者生存和适者生存的道理。
其四,素质教育不能成为高考的陪葬品!我们有一个***同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唱了数年的素质教育,为什么暴力事件屡屡发生?我们可以肯定地讲,整个素质教育失败的,“德”在失衡,而“得”却受宠。后者的地位越来越受人青睐,我们可以从年年均有的“高考作弊”案窥得一点信息。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看不见的,而成绩(分数)教育是看得见的,见效快的,它可以提升老师和学校的声望。
多少年来,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了考试,考试成为检验教育成与败的唯一标准,这其中又集中体现在高考。有人说,国家现已计划在高考中采用3+X的方式重视素质教育。可是,我们的收效又如何?横某人以为,如果我们的素质教育只局限于学校,只局限于考试,只局限于分数,那么这样的素质教育是经不风吹雨打的,素质教育大打折扣。“德才兼备”与“品学兼优”这两个词把“德”及“品”放在第一,个人如此,学校如此,社会如此,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才能真正上升一个台阶,立于不败,换句话说,“高考不能成为素质教育天敌!”
其五,中国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发生巨变,这是暴力事件的主观性。“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家……”用这句话来比较我们那些有暴力倾向或做过暴力事件的学生,令人汗颜。尽管这是一少部分,甚至我们可以说是极可个别现象,大可不必大惊小怪,但是,“千里之堤溃于蚂穴”中的蚂蚁为什么有如此强的破坏性?道理也就如此。
损人利己已经成为一部分学生的追求,当他们在学习方面得不到认可的时候,损人的欲望表现极其强烈,于是酗酒、抽烟、赌博、打架、抢劫、小愉小摸、打击报复、乱搞男女关系等等时有发生。他们强调的是快感和刺激,取悦于人成为他们人生一件大事,在“德”丧失而“法”缺失的中学生年龄段,由于判断力相对低,很容易破罐破摔、随波逐流、追赶时髦,个人价值取向发生巨变是情理之中。
为了获得某满足,体现自己的价值观,他们总会出人意料、与众不同……再有家庭暴力、游戏暴力以及社会中各种形形色色的暴力事件无不为他们提供了对照!
其六,正确对待校园暴力事件。坦然讲,校园暴力不是什么新鲜事,打架也是人之常情,谁敢保证自己的一生中没有打过一次架?记得有一次,两个别班的同学把本班一个老实的同学欺负了,班上同学听说之后火冒三丈、忿忿不平,决定收拾那两个……最终结果打人者和被打者均学校记过处分。
而今,由于受到网络诱惑,为了炫耀自己的“战利品”,他们有人无意和无意地进行校园暴力。现是信息和科技普及的时代,给每个人都提供了一平台,对于那些热衷刺激的人,自导自演校园暴力也时有发生,他们以此为荣,以此为乐。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及的一个现象,校园暴力女生多过男生?在上述整理的报道中,出手恨,性质劣,完全不亚于男生,试问,她们的野性从何来?
坦然讲,暴力事件抑或校园暴力事件是杜绝不了的,这是社会诸多因素所决定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抑制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试问,我们的教育部门该如何对症下药!最后,本人套用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以及因果关系,所有一切的暴力都待我们去反思,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制度,特别是生存于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