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长沙已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截至2023年6月,目前长沙已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湘绣、湘剧、提琴戏、浏阳花炮、长沙铜官陶瓷。

1、湘绣

湘绣,湖南省长沙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它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长沙市群众艺术馆获得湘绣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湘剧

湘剧是湖南传统的地方大戏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因其用“中州韵,长沙官话”演唱,故亦称长沙湘剧,是湖湘地区音乐、语言、舞蹈、民间体育及民风民俗的综合体现。

长沙湘剧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被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湖南省十大最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长沙最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提琴戏

提琴戏,原名花鼓戏,湖北省崇阳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提琴戏原是湖南岳阳一带的花鼓戏,约于清末流传到湖北崇阳、通城等地,改称“提琴戏”。

是湖北省崇阳县别具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在鄂东南、湘北、赣北等地区流传的梁山调与崇阳地方小调、民间音乐结合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因以提琴为主奏乐器而得名。

提琴戏因曲调优美,旋律明快,表演内容贴切生活而受当地民众喜爱。2008年6月7日,提琴戏经中华人民***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126。

4、浏阳花炮

浏阳花炮是南省浏阳市地方特产,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造型美观,色彩鲜艳,质量可靠而闻名,素有“浏阳花炮震天下”的美名。

浏阳花炮制作技艺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长沙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浏阳市于1995年被国家授予“中国烟花之乡”的荣誉称号,如今,浏阳花炮已成为独具特色的湖湘文化名片。

5、长沙铜官陶瓷

长沙铜官陶瓷是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的地方特产,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长沙著名的工艺品特产之一。

而铜官陶瓷源远流长,文化内涵丰富,陶瓷技艺独具特色,其传统制作技艺“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长沙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湘绣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湘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提琴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浏阳花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铜官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