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薄膜磁链
可能有人会觉得夸张,要求太高。但这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一位在本世纪彻底改变了好莱坞类型电影的顶级导演。虽然他不是第一个做到这一点的人,但他却将网络叙事、解谜、视点人物等技巧带到了巅峰,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并深刻影响了无数好莱坞主流商业电影的叙事语法。
敦刻尔克继续践行着诺兰的“每一部作品都有成为杰作的潜力”,这是对类型片导演的最高褒奖,但并不代表作品就是完美的。
《敦刻尔克》作为一部战争片,拍摄得非常干净,评分PG-13,导致没有一滴血,死亡场景很少。
诺兰继续用自己的好方式,从一个冷门的角度把一个冷门的题材拍成一部符合大众要求的战争电影。但影片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戏剧段落繁琐、场景调度不力、配乐过于饱满、缺乏歧义和歧义等。
我不同意人们所谓的“实验型”或“反类型”的论调。这部电影充其量在某些方面带有零星的实验性质,反类型完全谈不上。如果以《拯救大兵瑞恩》、《父代之旗》、《钢锯岭》等叙事模式作为传统战争片的标尺,其实《敦刻尔克》并没有跳出这个既定的框架。我们不应该以烟火的使用量和画面中鲜血和尸体的比例来判断一部战争电影是“实验性”还是“反类型”。这些只是导演在剧中元素上的个人选择,并没有达到“实验”的高度。
真正对战争电影进行全面实验性探索的是《全金属夹克》和《现代启示录》这样的电影。个人与集体的冲突,对人性与制度的反思,对生与死的关系,都做了极其深刻甚至上升到哲学层面的思考。当然,他们也完成了对战争片镜头语言的创新发展。具体可以去相关的拉环,这里就不多说了。
对了,很多实验战争电影都喜欢把背景设在越南战争。在本世纪,伊拉克战争成为这类电影的新舞台。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似乎意味着战争的规模越小,战争的不确定性越大,战场越是诡异多变,实验的空间就越大,也就越会激发创作者横着走的欲望。
敦刻尔克的“反流派”就更不用说了。作为一个在好莱坞曝光十几年的导演,诺兰并不是一个颠覆者,也不太可能做出“反类型”的呼吁。好莱坞也不喜欢颠覆,这会让他们面临失去话语权的风险。诺兰只是改革了商业片的语法和风格,让普通观众也能欣赏到一些先进的创作理念,仅此而已。
虽然对好莱坞商业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诺兰其实是一个路很窄的导演。他最大的长处是叙事结构的创新,但与昆汀·塔伦蒂诺(低俗小说,无耻混蛋)和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21g,巴别塔)不同,他充满了对人性和社会的嘲讽和反思。
诺兰的戏剧结构是纯理性的,娱乐为主,个人表达为辅。无论是Memento的拼贴叙事,还是《致命魔法》的叙事手法,还是《盗梦空间》的分层结构,都是以观赏性服务为主。《星际穿越》以时间为载体,围绕一个宏大的宇宙谜题进行循环叙事。即使在《黑暗骑士》中,也是通过碎片化的段落和观点来营造宿命感,丰富信息,完善格局。
所以诺兰的电影总是被贴上“烧脑”的标签。他热衷于和观众玩智力游戏。我们讨论诺兰的作品,内容多是“小李子是不是回到现实了”、“星际时间线排序”、“森碟正序的故事”等,很少对主题或情感进行分析,真的没有太多的分析价值。这让诺兰的电影显得肤浅,充满机械感,缺乏情感升华。看完电影,我们更多的是赞叹它的结构手法,享受思维锻炼的快感,却很少感受到难以忘怀的感受。
这种创作理念既是他炮制优秀作品的法宝,也是阻止他成为大师的绊脚石。在这里,肤浅不是一个贬义词。相反,肤浅对于类型电影的发展是极其必要的。诺兰是当红领域当之无愧的顶级创作者。
他善于将一个简单的故事赋予一层神秘色彩,通过高超的戏剧技巧将其包装得精准而复杂。把通俗故事复杂化,提高娱乐性和观赏性,需要作者极其缜密的戏剧思维和极强的信息驾驭能力。就这一点而言,诺兰超越了这个星球上的大多数导演。但他要想成为大师,就必须抛弃结构性的华丽作品,做出真正触及灵魂的作品。
《敦刻尔克》是诺兰的第十部作品,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他想要突破的迹象。但是从电影本身来说,虽然还是很好看,但是这个突破没能让他走的更远,最多只走了一两步。首先是选题上的突破——战争片是诺兰从未涉足的领域,却是他垂涎已久的题材。
《敦刻尔克》以诺兰多年前横渡英吉利海峡的经历开始,这让他想起了1940年那场激烈而惨烈的“发电机行动”:9天时间,33万英法士兵成功挣脱纳粹魔掌,逃往大不列颠。负责殿后的四万法军被俘,近三万士兵阵亡,这就是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33万有生力量,为盟军日后反攻欧洲打下基础。所以这次撤退虽然是战败而逃,但是却被誉为改写人类命运的史诗事件,被人们称颂了很久。
诺兰一直想拍这段历史。一开始他担心自己没有拍摄大片的经验,所以直到《致命魔法》、《蝙蝠侠》、《盗梦空间》三部曲之后才选择了这个故事。显然,诺兰在故事呈现方式的选择上,还是害怕“转型”和突破的风险。所以《敦刻尔克》被他自己形容为悬疑惊悚片。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里,诺兰不能也不敢抛弃他的花式结构。
他最终选择了典型的非线性叙事。三条线,三种不同长度的时间,像橡皮筋一样缠绕在一起。一周、一天、一小时,陆海空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六维空间,最大化了故事的张力。这一次,诺兰彻底抛弃了全知视角,将内容落实到个体命运上。
并且尽可能放弃戏剧,只保留基本的矛盾冲突,试图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成就他心中的“体验式电影”。为此,诺兰必须打造出无与伦比的胶片质感,再加上他对胶片的强烈感情,选择70mm IMAX胶片是理所当然的。
敦刻尔克没有采用战争电影固有的宏大叙事,而是刻意将视角从激烈的正面战场转移。我们看不到千军万马、浴血奋战、运筹帷幄的将领甚至敌人的面孔这样的大场面。只有挣扎逃跑的无名小卒,上了战场的平民,还有淡定的飞行员。即便如此,影片还是刻意回避了这些人物的背景。
虽然谈不上颠覆,但确实让作品更像是一部灾难片,有着群体形象。总之,通过时空结构的精心安排,在六个维度上再现个体的命运,是我最喜欢的事情。
在电影美学中,空间往往象征着力量,而时间则代表着生命本身。所以,沙滩上的故事,时间最长。在这条线中,我们看到主人公不惜一切代价登上飞船,只为能活着回家。在海上度过的时间是第二位的。为了拯救他所谓的“年幼的孩子”,平民马克·里朗斯(mark rylance)横渡了英吉利海峡,将危险抛在了身后。这是勇气的表现。在空中最短的时间,一个小时的对敌作战,面临考验,最后迫降,被俘虏,就是赞美英雄。
象征权力的空间在这里体现为人物对自己命运的支配力量。在这部影片中,海滩更像是一个封闭的空间,镜头以特写和特写为主。汪洋大海在前,空旷的城镇和脆弱的防线在后,沙滩成了40万人的监狱。
诺兰在这一行几乎抛弃了台词的作用,剧情主要靠动作和场景变化来推动,这是他的第二次突破。过去,诺兰经常因其乏味的台词而受到评论家的批评。很多时候,诺兰除了解释谜题原理,强行推动剧情,没有其他作用。这一次,很好。只要脱台词效果真的很好。从采访中还可以了解到,为了更好地呈现自己的创作理念,他学习了《让我们反对差异》《日出》等默片的表现形式,以及《幻影》《死囚越狱》等电影的叙事手法。
综上所述,敦刻尔克的海滩线就像一部越狱默片。一直没有出现的德军,暗示着主人公所面临的危险似乎不是来自人类,而是来自隐藏在黑暗中的未知怪物,从而渲染出一种惊心动魄的气氛。这一行的人物暴露在枪炮声和轰炸机下,他们无权掌控自己的生死。他们能侥幸活下来,一心想逃离这个世界。
相比较而言,海景还是有限的,但比沙滩宽阔多了。这条线上开始出现大量的台词,中期视野,主观视角,显示出队长的自信和勇气。空气有一种类似于上帝的视觉。沙滩近景和海上船舱近景是密闭空间的呈现,容易让观众产生压抑和疲惫感。所以天线不仅承担了换景的任务,还作为影片中唯一的战斗场景出现,调节叙事节奏。
它不同于那些任人宰割的滩兵和手无寸铁的民船。三架喷火战斗机是唯一能与敌人正面对抗的武器,也是撤退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汤姆·哈迪和杰克·劳登扮演的飞行员在天空中拥有巨大的空间,揭示了他们对自己乃至集体命运的主宰。同时,诺兰也在这条线上认真贯彻了希区柯克的悬疑理论。唐老师飞机上坏掉的油表,是桌子底下的定时炸弹。
因此,《敦刻尔克》是一部非常工整的诺兰电影。海陆空三条线贯穿全程交叉剪辑,反复展现事件,编织成三个独特的视角,分别表达勇气、求生意志和自我牺牲三个主题。至于这种手法是否有必要,是否对主题的表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效果如何?这些问题值得详细讨论。
时空维度的差异也让影片保留了解谜的乐趣。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前后呼应的场景。前一秒,希里安·墨菲扮演一名在游艇上瑟瑟发抖的士兵,下一秒,他变成了一名冷静的指挥官。黑暗中有军队从沉船里逃出来,镜头一转就是阴天。汤姆·哈迪在空中与敌机和狗搏斗。如果错过了关键的解说段落,观众还是很容易迷失在螺旋式的叙述中。
其实这次很难发生,因为诺兰的叙事迷宫这次变得很简单。影片开头会以字幕的形式告知观众答案,每个空格对应不同的时间跨度。再加上诺兰的老搭档兼剪辑师李·史密斯对素材的有效利用,影片不再主动迷惑观众。因为场景变换并不复杂,剪辑零散有序,所以回声场景也很明显。只要不长时间玩手机,就不会错过任何剧情线索。敦刻尔克这次彻底摆脱了“烧脑”的标签。
这部电影吸引我的另一个亮点是音效的使用。无论是汤姆·哈迪驾驶的喷火式战斗机,还是德国BF109战斗机,机枪和发动机的声音都极其逼真。尤其是德军的斯图卡轰炸机,那令人恐惧的惨叫声被完美还原,真的像是在IMAX影院里从头顶飞过,这是影片带来的另一种恐怖感。有了这样的音效,《敦刻尔克》注定是一部可以在电影院完美体验的作品。
可惜《敦刻尔克》离优秀到经典还有点远。这是一部利弊同样突出的电影。诺兰的创作思路,拍摄理念,包括制作水准都没问题,但是一些繁琐的人物和剧情,以及简化的台词还是有问题,这是影片的几个致命缺点。
这次诺兰的废镜头有所减少,但还是有的,包括结尾有声音有画面的段落,剪辑也变得凌乱,冲淡了本该升华的感情。随着芬恩·怀特黑德和哈里·斯泰尔斯在火车上看报纸,我们可以看到马克·里朗斯和汤姆·哈迪的最终命运,前者成功解救了大量士兵,后者被德军俘虏以确保他们的退路。都是影片中人性光辉的象征。
在这段话中,丘吉尔的演讲、音乐和画面都在试图渲染一种悲剧气氛。创造者也知道,历史上敦刻尔克的撤退是以大量物资、平民生命和数万士兵为代价才取得成功的。但影片缺少作为一个时期的全景展示,导致失去了悲壮感和场景设置的力量。
巴里·基奥汉的死也有些莫名其妙。诺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场意外,展现了命运的无常。但我看不出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表现战争电影中命运的无常。是为了描述希里安·墨菲的“炸弹创伤”吗?那太牵强了我们看到他似乎相信了队长儿子的谎言,但在最后,他并没有给希里安·墨菲打一针相应的反应针,比如看到报纸就哭。我费了那么大劲为这个情节做铺垫,最后却没有给个说法,有些说不通。
肯尼斯·布拉纳和詹姆斯·达西的角色,一名海军军官和一名陆军上校。两人在片中尴尬至极,更像是现场解说员。他们最大的作用似乎就是用台词解释炸防波堤的后果(结果被炸了),船太深的时候来点小船就好了(结果来了一堆民船),英军为了避免损失,一次只能派三架飞机(结果一架都没回去)等等。影片结尾还有一个主旋律,就是肯尼斯想留下来帮助法军。这两个角色平淡无趣,是影片最大的败笔。
被很多人诟病的是电影的配乐。这次孤独大叔的配乐真的太饱满了,有种逼格气氛的感觉。纵观整个大Sheppard音阶(多声部* * *同时进行,营造出升调的错觉),80%的张力都是由音乐创造的。照片在哪里?在一大半的场景中,去掉配乐后,似乎会立刻变得不那么精彩。第一个小时还好,但是后面的配乐更让人分心,甚至起到了剧透的作用。相对于出色的音效,这个配乐真的成了短板,让影片失去了应有的张弛有度。
以及敦刻尔克的情感高潮,与影片的基调产生了无伤大雅的冲突。在军队绝望的时候,大批民船驶向海滩的经过极其振奋人心。这段话故意没有加特写。风景是远景和中景,模糊了每一个平民的面孔,是对集体力量的典型致敬。但影片中的大部分镜头都是经过客观冷静审视的,所以这种突发的主题难免会显得刻意。但它的情感冲击力强到足以让人忽略其中的不和谐。另外,这种场景是主旋律的惯用套路。虽然很有感染力,但是太俗套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敦刻尔克的整体气质和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散步很像。两部电影都关注个人命运,都是一场战争的侧面,都试图给观众带来一部沉浸式、体验式的电影,都有一些实验性质(《比利·林恩》是一部彻底的实验电影)。
诺兰和李安也选择了不同寻常的技术手段来呈现主题,但李安的120帧4K实验是对电影未来的探索,而诺兰的70mm IMAX电影则坚持了电影的视听本质。两部电影都体现了大银幕的优越性,只有在电影院才能获得最佳的观影体验。
现在优秀的战争电影越来越少,尤其是二战题材的。希望去年风光无限的《钢锯岭》和今年的《敦刻尔克》能带动业界重新对战争电影产生兴趣。诺兰的十部故事片,除了《白夜追凶》,都是佳作。我们也有理由期待他下次带来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