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的笔画顺序

简的笔画顺序是撇、横、点、撇、横、点、点、竖、横折钩、竖、横折、横、横。

简(拼音:jiǎn)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古字形从竹,闲(间、闲的异体字)声,后定型为从间声。“简”本义指竹简,即古代用来书写文字的狭长竹片。另古代书写用的木片也统称为“简”。“简”后来引申泛指书籍,又转指书信。

“简”又用作形容词,有简单、简略之义。“简”又有选择之义,此义多用于书面语。

文字源流:

形声字。“简”字本为“竹简”之义所造。图A是西周晚期“简簋盖”上的“简”字。上部为“竹”字,作形旁。上古无纸,所以古人便将竹条编起来充当书写材料,这便是所谓“简”。因其以竹为之,故以“竹”为又符;字的下部为“闲”,“闲”是间的异体字,作声旁表音。“闲(间)”亦有一定的表意作用。

因简册经编扎后具有简条相间隔的特征,故以“闲(间)”为语源,进而取“闲(间)”为声符。后来声旁定型为“间”。汉隶“简”字所从之“竹”或讹为“艹”与兰草义之“蕑”字同形。今简化字作“简”。“简”字最初指的是古代一种书写材料——竹简。所谓“竹简”,就是一些小竹片,用于书写。

另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本称“札”或“牍”,后来也统称为“简”。“简”在汉语中有一种常见的用法是表示“简略、简单”。之所以有这样的意义,有人认为,竹简作为书写材料不但制作繁难,而且容字面积小、体积大、分量重。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采用最简略的方式进行文字记录,以避免文件过于沉重。

中国早期的史书,一般都是用寥寥数字便记述了一件重大而又复杂的历史事件。也就是说,古人一旦要用竹简进行文字记录,就要对记录的内容进行简要缩略。久而久之,竹简与“简略、简单”的意义便发生了密切的联系,进而演化出相应的用法。

“简”字还有“选择”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如选拔任用人才可说成“简拔人才”。这个意义与上文说到的“简”字的意义演化也具有内在联系:要简略地以文字记事,必须对所记内容有所选择,所以“简”字也可表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