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的歌的全文
绿的歌
我的童年是在大海之滨度过的,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湛蓝湛蓝的大海,身后是一抹浅黄的田地。
那时,我的大半个世界是蓝色的。蓝色对于我,永远象征着阔大,深远,庄严……
我很少注意到或想到其他的颜色。
离开海边,进入城市,说是“目迷五色”也好,但我看到的只是杂色的黯淡的一切。
我开始向往看到一大片的红色,来振奋我的精神。
我到西山去寻找枫林的红叶。但眼前这一闪光艳,是秋天的“临去秋波”,很快的便被朔风吹落了。
在怅惘迷茫之中,我凝视着这满山满谷的吹落的红叶,而“向前看”的思路,却把我的心情渐渐引得欢畅了起来!
“落红不是无情物”,它将在春泥中融化,来滋润培养它的新的一代。
这时,在我眼前突兀地出现了一幅绿意迎人的图画!那是有一年的冬天,我回到我的故乡去,坐汽车从公路进入祖国的南疆。小车在层峦叠嶂中穿行,两旁是密密层层的参天绿树:苍绿的是松柏,翠绿的是竹子,中间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色调深浅不同的绿树,衬以遍地的萋萋的芳草。“绿”把我包围起来了。我从惊喜而沉入恬静,静默地、欢悦地陶醉在这铺天盖地的绿色之中。
我深深地体会到“绿”是象征着:浓郁的春光,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热切的希望……
绿,是人生中的青年时代。
个人、社会、国家、民族、人类都有其生命中的.青年时代。
我愿以这支“绿的歌”献给生活在青年的社会主义祖国的青年们!
一九八三年二月十七日
蓝色→红色→绿色,宛如一条幻彩斑斓的丝带,贯串起这篇玲珑而又深长的散文,又像一条曲折迷蒙的小路,贯串起一个坎坷而又豁然的人生。
蓝色,用来衬托儿童天真纯洁、一尘不染的心灵,也许是最恰切不过的了。在儿童稚嫩无邪的目光中,世界便是“一望无际的湛蓝湛蓝的大海”,生活的全部(至少大半)是由真善美组成的。儿童当然盼望长大、成熟,而对他们来说,成熟的人生无疑都是英雄的人生,因此他们除了惊叹于、向往于那蓝色象征的“阔大、深远、庄严”之外,“很少注意到或想到其他的颜色”。
走出童年,也就走出了那掩盖着大半个世界的蓝色,于是便有了“目迷五色”,有了“杂色的黯淡的一切”,这“杂色的黯淡的一切”寥寥数字,轻轻地概括了作者几十年人生的风雨和无限的感喟。在杂色而黯淡的世界中仍孜孜以求 “一大片的红色”,固然需要真纯的理想和勇气,而当秋天的落红无情地宣示人生的暮年临近之时,又需要怎样高尚宽广的襟怀方能坦荡而欢畅地告别怅惘与迷茫!
“绿,是人生中的青年时代”,是“象征着:浓郁的春光,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热切的希望……”只有甘为护花的春泥,才能够在人生的秋季欣赏到“绿意迎人的图画”,韶华尽逝的生命才能够在“铺天盖地的绿色之中”获得再生。
这篇写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散文,把一个久经风霜、与世纪同龄的老作家对历史的沉思、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尤其感人的是它在“绿的歌”的旋律中呈现的题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充分展示出老一辈对青年一代的拳拳爱心与博大的胸怀。
这篇散文给人突出的感受便是作者精巧的艺术构思和色彩意境的营造。作者以“蓝色”、“红色”、“绿色”分别象征人生中的某一阶段,象征人生中某一阶段的心境和哲学意义,这种心境和哲学意义则又是透过三种不同的色彩意境体现出来的。如“一望无际的湛蓝湛蓝的大海,身后是一抹浅黄的田地”,呈现出一种明丽纯真的情调;又如“光艳一闪”的枫林红叶,在飒飒朔风中纷纷飘落,表现的则是“逝者如斯”的失意和紧迫感;而那“苍绿的”、“翠绿的”、“深浅不同”、“铺天盖地”的绿色,又浸透着一种无限欢畅与恬静的情绪,那是生命升华后必然产生的,给读者以清新、欢悦的艺术享受,同时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作品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