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姆河会战
索姆河会战
战斗于1916年6月24日开始,11月中旬结束。其目的是突破德军防线以转战运动战,同时减轻德军在凡尔登方向对法军的压力。当时战线由南向北,在亚眠以东50多公里处穿过索姆河。德军在该地区建立了号称“最强”的防线,包括3个阵地和一些中间阵地。主阵地有地道工事,阵地前有多层铁丝网。驻军为德军第2集团军,防御阵线宽58公里,前线有9个师,预备队有4个师。后来,兵力增至67个师。英法原本打算以法军为主攻,但因为凡尔登战役动用了大量法军,所以改为以英军为主。最初投入兵力39个师(战役期间增至86个师),其中英军25个师,以第4集团军为主,第3集团军为辅,向北岸卡诺以北地区发起进攻索姆河,前方25公里;法军第6集团军14个师越过索姆河向英军右侧发起进攻,战线15公里。英国和法国的炮兵和空军更胜一筹。采用连续攻击有限目标的方式,企图通过消耗德军达到突破的目的。为了协调两军的行动,规定每次攻击的到达线不能被自己超越。
1916年7月1日,英国第4集团军(由罗林森将军指挥)从马里库尔到25公里外的埃比泰恩河向巴布姆方向进行了一次重大进攻,其左翼由英国第3集团军第7集团军掩护;法国第6 集团军(由法约尔将军指挥)从Rosires? 以北的索姆河岸向Peronne? 方向进行了辅助攻击。当天,英法联军右翼突破德军第一个阵地,英军左翼却被德军战壕阵地挡住。英军采用密集编队进攻,被德军马克沁机枪的强大火力击杀,损失近6万人。
7月2日至3日,英军右翼和法军攻占德军第二阵地。法军曾占领巴勒、比亚什等德军重要防御阵地。接下来的几天,由于德军后备部队的投入,英法联军在突破战术和指挥调度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各地突击规定复杂,限制了我军的主动性等),推进缓慢。
7月19日,德军司令部增补了新一波预备役部队。为便于指挥,第二集团军分为由贝洛将军指挥的第一集团军和由加尔维茨将军指挥的第二集团军。并加长防御纵深,构筑辅助防御区。
7月中旬,英法联军只推进了几公里,未能达到预期的行动目标。 7月底至8月中旬,英法联军增兵至51个师、500架飞机;而德军增加到31个师和300架飞机。消耗战。9月3日起,法国米什莱将军的第10集团军和英国加夫将军的第5集团军分别参战,战场正面范围扩大到50公里宽的战线。德军加强到40个师,阵地工事不断加固。因此,英法军队的平均前进速度,每昼夜只有150到200米。
9月15日,英军首次使用新型武器——坦克(***计49辆,实际参战仅18辆),配合步兵进攻,推进4至5公里。这是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坦克,震惊了防守端的德军步兵,导致他不战而放弃阵地撤退。但由于坦克技术装备不成熟,加之战线宽阔(10公里,18辆坦克),打开突破口的作战目标还是没有实现。战术层面的成功运用并不会带来作战上的成功。虽然后来英军两次使用坦克,同样效果不大,但德军开始学习如何对付敌人这个庞然大物。
入秋后,天气开始变差。由于连日阴雨,道路泥泞,战斗逐渐平息,至11月完全停止,英法两国的作战计划落空。
经过几个月的激战,英军总损失达到空前的42万,法军达到20万余人,德军阵亡、受伤、俘虏和失踪达65万。时任德国总参谋长的鲁登道夫回忆说:“军队已经打到停滞不前,现在已经筋疲力尽了。”在此之前,索姆河战役必须宣告结束。
索姆河战役持续了四个月。它与凡尔登战役一起成为1916年西线乃至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就像凡尔登战役中的德军一样,作为进攻方的英法军队也未能达到进攻目的。
德军在索姆河战役中用凡尔登战役牵制英法军队兵力,而在凡尔登战役中英法军队用索姆河战役牵制德军兵力.由于当时的战术教条和壕沟防御的不可逾越性,两次战斗最终都是消耗战,尤其是索姆河战役。此战英军投入了55个师,法军投入了32个师。从德军手中夺回180平方公里的土地,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索姆河战役后,英法于1916 年在西线损失了120 万人,德国损失了80 万人。然而,索姆河战役显示了同盟国的军事和经济优势。从协约国和德国的经济潜力和军事储备对比来看,协约国的损失显然是值得的。
相反,由于英法联军在索姆河战役中拖住了德军,德国发动的凡尔登战役以失败告终,极大地影响了德军的士气。德国损失的大量精锐部队无法补充。随后的行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