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之合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740 成语 天作之合 注音 ㄊㄧㄢ ㄗㄨㄛˋ ㄓ ㄏㄜˊ 汉语拼音 tiān zuò zhī hé 释义 天意撮合的婚姻,比喻美满良缘,多用为新婚贺词。

语出《诗经.大雅.大明》。

后亦用「天作之合」指自然形成的伙伴。

典源 《诗经.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

文王1>初载2>,天作之合。

在洽之阳3>,在渭之涘4>。

〔注解〕(1)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详。

商纣时为西伯,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

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文王。

(2)初载:此语多解,或指早年,或指初登基时,或指其幼小始有识知之事。

(3)洽之阳:洽水之北。

阳,山之南或水之北。

(4)渭之涘:渭水之崖。

涘,岸边。

典故说明 《诗经》里的这篇歌谣,在赞颂周文王的美德,同时也讲述文王与武王的身世。

先谈到文王父母的婚姻,再说文王与大姒的结合。

文王在年轻的时候,与住在渭水旁、洽水北的大姒婚配。

大姒是个贤淑的好女孩,与有德行的文王结合,这椿婚姻实在是上天美意的撮合啊!大姒婚后生下周武王,也受到上天庇佑,出兵讨伐暴虐的商纣,在战场上勇猛威武,终于开辟了周朝的天下。

后来,「天作之合」就被用来指天意撮合的婚姻,多用为新婚贺词。

亦用于指自然形成的伙伴。

书证 01.《诗经.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

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源)02.《艺文类聚.卷一五.后妃部.后妃》引晋.张华〈元皇后哀策文〉:「正位于内,寔在嫔嫱,天作之合,骏发其祥。」

03.明.朱鼎《玉镜台记》第七出:「以表妹之貌,配温峤之才,真为天作之合。」

04.明.徐复祚《红梨记》第一五出:「才子佳人,实是良偶,两下不期都来,可不是天作之合!」05.《儒林外史》第七回:「年长兄,我同你是天作之合,不比寻常同年弟兄。」

06.《儿女英雄传》第一二回:「那张姑娘方才听你说来,竟是天作之合的一段姻缘。」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天意撮合的婚姻,比喻美满良缘。

使用类别用在「美满婚姻」的表述上。

例  句<01>在场宾客无不称赞他们是天作之合。

<02>表哥表嫂郎才女貌,真可说是天作之合。

<03>未婚男女经常求助月下老人,希望找到一段天作之合的姻缘。

<04>你们的婚姻是天作之合,千万不要为了这种小事而闹离婚啊!<05>想要拥有一段天作之合的美满婚姻,双方互信互谅是不二法门。

<06>他们原本是一对天作之合的佳偶,没想到日后竟然会对簿公堂!<07>经过一番波折,他们终成眷属,真可说是天作之合,人力无法拆散啊! 近义词: 天造地设,佳偶天成

反义词: 彩凤随鸦 辨识 参考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