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天环游地球》的故事梗概400~500字 罗列主要事例没个2~3句(用记叙文的要素) 急用

名著导读——《八十天环游地球》

活动设计及说明

设计:南上山街小学 张 云

指导:南上山街小学 于 红 时雪梅 评析:教科室 李 黎

一、走入科幻书

1、 上学期起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很多同学成了小书迷。我知道有一本书广受大家喜爱,就是这本《哈利波特》,是不是?

有多少同学读过,为什么喜欢读这本书,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2、像《哈利波特》这样充满科学幻想色彩的小说,以它天马行空的内容,丰富奇特的幻想,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除了《哈利波特》你还读过哪些科幻小说?

这样的科幻作品不仅同学们读,大人们也非常喜欢读,不可想象如果没有了幻想,那世界上也就没有了创造,会变成什么样子?

(意图阐析:在这个信息光怪陆离的时代,孩子们读过《哈利波特》,看过电影《魔戒》,但未必知道这就是科幻作品。如果没有引导,这样的书或影片在孩子头脑中可能也就是一番热闹,然后谢幕而去。但作为教师我们是有责任激发起孩子对幻想的激情,对科学的兴趣的。这也就是选择科幻作品作为名著导读中一类书目的重要原因。科幻是科学与幻想的结合,如果说科学是披荆斩棘,行驶在文明长河里的一艘巨轮,那么幻想就是那指引航向的灯塔。通过科幻作品的阅读,孩子们虽不能学习到多少科学,但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认识和渴望,朦朦胧胧中让他们多少感受到些想象的神奇与魅力,那也是足以欣慰的啊。

因为,今天这个社会还会有人写出像《山海经》那样瑰丽的传说吗?我们还能否再有庄公梦蝶后的感慨?所以,从导读科幻作品开始,与孩子们一起重拾那些被磨去了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吧。只要人类还有想象力,科幻就永远不会消失,科幻不消失,人类就会不停创造。)

二、初识凡尔纳

1、说到科幻小说,不能不提起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谁对他有所了解啊?(生结合查找的资料介绍)

2、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家都曾通过它的著作获得了启发,对他做出了极高的评价。海军少将伯德在飞越北极后回来说,凡尔纳是他的领路人;法国著名的利奥台元帅有一次巴黎对下议院讲话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凡尔纳的想象是基于科学的想象,他作品中的种种设想,很多被后人一一实现了。比如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描述了一艘名叫“鹦鹉螺”潜艇,后来工程师就制造出了真实实用的潜水艇,而且与凡尔纳书中描写的潜艇的形状、结构有着惊人的相似。

凡尔纳走上科幻小说创作这路还有个故事呢?大家想听吗?(课件播放故事录音:凡尔纳非常热爱海洋,每天向往着远航探险。11岁的时候,他背着家人,偷偷地溜上一艘开往印度的大船,准备开始他梦寐以求的冒险生涯。不过由于发现及时,父亲在下一个港口赶上了他。这次以受到严厉的惩罚而告终的旅行换来的是更为严格的管教,挨了打的他只能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虽然他失去了成为冒险家的可能。但是蔚蓝色的大海在他心中的形象是永远也无法磨灭的。他幻想着环游世界,幻想着登上月球,幻想着上天入地下海。)

凡尔纳就是抱着对世界无限的向往的强烈的探索欲望,所以才写出了许多异乎寻常的作品。

(意图阐述:我们总在提让孩子读经典的诗书,但有时我也常想经典的只有书吗?杨丽萍的孔雀舞、凡高的《向日葵》是不是经典?威尼斯的小艇、北京的故宫是不是经典?伏明霞的跳水、乔丹的投篮是不是经典?还有那春节晚会上的《千手观音》,这些都应该称得上经典吧!生活丰富多彩,经典多式多样。所以,凡尔纳也应是“经典”。他对未来事物的伟大设想,他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他6个月一部作品的勤奋,他足不出户却“行”遍天地的奇思,那是绝对的“经典”!所以,老师在此的讲述也好,故事也好,都是为了把一个经典人物介绍给学生。也许当学生真正喜欢上了凡尔纳的作品,更多了解了凡尔纳的传奇后,也会展开幻想之翼,也会创造出不凡呢?未可知也!

所以,此处老师应再着力些,帮学生指出更多了解凡尔纳的途径,并进一步激起学生对凡尔纳了解的兴趣。有一天,学生捧出一部科幻作品,告诉我们,这是从凡尔纳那儿获得启示,受到的鼓舞。那该是为师者的莫大幸福!)

三、简介《八十天环游地球》

1、在这些作品里,有一部小说特别有意思,特别好玩。它带着我们游历古国名都,畅游海洋河流,穿越密林冰原,十分惊险刺激。这本书就是今天要向大家隆重推荐的《八十天环游地球》,有没有同学读过这本书?先给大家介绍介绍。

2、简介情节:书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他发生在距今两个世纪前的1872年。那时没有飞机,人们是以火车、雪橇、轮船、火车为代步工具。书中的主人公福格是位英国绅士,严格守时,遇事镇定。一次他以2万英磅为赌注,与别人打赌在八十天内环游地球一周,于是他就带着仆人万事通开始了这次不可思议的环球旅行。一路上,险象环生,危难重重,今天老师就采撷了其中几个精彩片段,让大家先睹为快!

(意图阐析:故事梗概必须要在导读时就介绍给学生吗?教无定法!此处介绍是因《八十天环游地球》一书的故事确实曲折生动,它本来就是以情节取胜。因此把这个先抛出来吸引学生。书的内容不同,导读的内容也需据书而定。)

四、精彩导读

(一) 浪上遇险

(随课件图片音响师叙述书中情节)

1、福格他们坐上了从香港到横滨的一艘只有二十吨重的小船。在台湾海峡 全速行驶时,湍急的浪花阻碍了他们的前行。风变大了,天空中酝酿着一场大风暴,台风如同闪电火焰一样迅猛呼啸而过。船上仅有一小片帆撑着,就如同狂风中的一片羽毛被抛在空中飘浮不定,有二十几次它都被船头波涛掀起的层层巨浪吞没了,船在波涛中疯狂地摇摆,大海迸发出了令人惧怕的力量。乘客们几次都被浪花和泡沫覆盖了。

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生纷纷而谈)

师:在这样的险境下,福格是怎样克服困难度过险关的呢?请大家自己到书中去读一读!

(二) 火车冲桥

1、书中还有比这更惊险的场面呢?福格他们坐火车从旧金山到纽约,路途 中要经过悬在激流上的梅迪辛大桥,可是这座桥已经摇摇欲坠了,再也承受不了火车的重量,看护工坚决反对火车从这座桥上通过,然而经过大家一番激烈的争论,决定以最大的速度冲过这座桥。想不想看看当时的惊险场面?(播放电影片段)

观看电影片段后请学生说说感受。

2、其实书里的描写要比你看电影更感惊险,大家不妨再到书中细细读读!

(三) 异国风情

刚才我们都随着福格经历了环游中的惊险,想必大家都很紧张。福格的游历 中虽有种种险境,但也可让我们周游各国。下面就随着舒缓的音乐一起轻松下来,一起跟着福格去领略异国风情。(课件出示福格环游中所经过的国家地名,让学生读一读)

1、 印度风光

(1)大家先跟着福格一起到神秘的古国印度。书中是这样描写印度风光的,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播放印度情调的音乐,师配以朗读)

“由英国机械师驾驶、烧着英国煤炭的火车喷烟吐雾,穿行在片片良田中间,这里种有棉花、咖啡、豆蔻、丁子香和红春椒。火车吐出的袅袅烟雾盘旋着随风飘散到成群的棕榈树丛中,其间隐隐露出幢幢美丽的平房、几座佛教寺院,那是一些废弃的寺院和具有浓郁印度风情建筑式样装饰的辉煌庙宇。”

(2)这么美丽的景色咱们再来欣赏欣赏吧!(学生再读书中摘录)

(3)随着这些美妙的图片再来欣赏一下印度的风光。(随音乐播放图片)

2、 日本风俗

(1)游罢了日本,我们再随福格去樱花簇簇的日本。看看日本女人是怎样打扮自己的?(出示书中摘录,配以日本情调的音乐)学生自读,交流感受。

“街上行走的日本女人不是很漂亮,她们脚穿布鞋、草拖鞋或是特制的木屐,个个都是小小的脚,迈着小碎步,她们的眼角向上挑,胸部束得平平的,牙齿染成流行的黑色,但是她们穿的和服却很漂亮;这种日本的传统服装是一种家常的长袍,加上一条交叉起来的缎带,腰上再围上一根宽宽的腰带,腰带在身后打成一朵大大的蝴蝶结-----巴黎时髦女人的装扮好像就是从日本女人这里学来的。”

(2)日本的建筑也很有特点。也请大家读读。

“这里到处都是青松翠柏,浓阴密匝的小路,门上刻有神像的式样奇物的房屋、显现在竹林芦苇之中的座座小桥,掩映在葱茏凝重,百年翠柏中的神庙,以及佛教僧人和孔门徒清心修行的寺院。”

(五)留疑激趣

大家还想随福格去哪看看?(学生纷纷按地图所示说出自己再想去的地方)非常想去吗?好,那就请大家自己到书中去游历一番吧!通过你自己的阅读,你会了解得更多,想象得更丰富有趣。

福格他们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新奇的经历,但是你们知道吗?福格在利物浦下了船,只需要六个小时就可以返回到伦敦,眼看胜利在望的紧急时刻,他偏偏又被除数关在了海关,当时是中午十一点四十分,离晚上的八点四十五分仅有九个小时十五分钟的时间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准时返回伦敦似乎是不可能的了。在这关键时刻,福格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呢?请同学们快去读一读《八十天环游地球》吧!

(意图阐述:名著导读“导”什么,“导”到什么位?是研究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回忆起幼时总是追着父母给我们讲故事,那些故事是那样吸引人,那样百听不厌。那时最担心的就是父母说:今天就讲到这儿,明天接着讲。后来有了收音机,热播长篇评书或小说时,同样最怕说书人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还有那些个武侠故事也总是听了同学的讲述,仰慕得非要晚上打着电筒躲在被窝里读,总想要读得比同学多出几章,那明天的课间自己就可以成主角了。那样的日子里每天都充满着盼望和猜想。

所以,名著导读——它可以是午休时给学生讲的一个故事,它可以是课堂上为学生背诵一段精彩片段,它可以是班级内一场阅读速度与记忆力的比赛,它可以任何一名同学来推荐,它可以是由家长来介绍。纳不纳入课表、用多长时间、怎样设计都无非是形式而已,最为重要的是导引出学生的兴趣,当学生都迫不及待地争相阅读这本书时,就是最大的成功。

导海上遇险、火车冲桥,情节及画面深深吸引住了学生,印度风光、日本风情更让学生感到无比新鲜有趣,但这只是导读,不能替代阅读原著,所以老师部是把握火候,待调足学生的胃口,总是适时点拔——去读书吧。只有通过自己反复真正的阅读,你才能真切地体会到名著所蕴含的那种深刻的思想内蕴、独特的语言风格……名著是需要静心欣赏的。

这样的导还有一层含意,希望把学生引向文本的阅读、书籍的阅读。信息时代,绝不排除影像、电子阅读,但一卷在手、静心读书是需要我们每个老师以良知和责任感传承给学生的最珍贵的习惯。我们无法把学生与电脑游戏、与网络游戏隔绝,但是当我们可以竭尽全力把学生的目光引向那一本本好书,然后被深深吸引,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早就存在着这样一个美好的乐园。)

五、读法引导

建议大家在读书之前不妨制定个读书计划。比如,你想用多长时间读完?与谁一起读?怎样记下阅读的感受?还想读读相关的哪本书?等大家的计划完成,我们召开个读书交流会。

我想此时大家都特别先去买这本书。在选书的时候请同学们特别注意出版社。老师这本是译林出版社的,翻译严谨,遵照原著。还可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1世纪出版社等正规有名的出版社的书购买。

(意图阐述:读书是要有计划的。计划在胸,能促进学生重视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读一本书的计划起,指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进度,适当与人交流分享,会思考并会扩展阅读、主动查阅资料,学会通过读书解决问题以及等等。然后引导学生学会制定一段时期的读书计划,再逐渐引导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理想追求等,制订出长期的大范围内的读书计划,日有所学,日有所获,日有所进。如果一个人在他生命最美好最单纯的时期已经有了一生的读书计划,那么同样是成长,那该是多么的不同啊!所以我们为师者的终极目标也许就是让每个孩子心中深深种下美好的一生的读书计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