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看心灵鸡汤

很多的人的人都会看一些“鸡汤”,所谓鸡汤,就是能安慰人内心,使人心灵得到慰藉的一些文章或者诗句。现在的生活压力很大,有人喜欢去运动,以此来发泄,减压,还有的人喜欢去购物,用花钱买东西的快感来减轻自己的压力,但是有很多人两种方式都不适用,就会选择看一些“鸡汤”,借此来减轻自己内心的压力。心灵鸡汤大行其道,背后折射出在经济换时代、时代换频道、人生换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失去了方向后的困惑与不解,期望通过心灵鸡汤剂“安慰剂”来获得放松,获得自我安慰。鸡汤文是什么?鸡汤文就是看起来似乎有点道理,骨子里却是虚的。鸡汤文表面看起来貌似是很正能量,但是实际上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背后的支撑不同,别人的励志经验并不能被成功地复制。

不只是压力大的人,很多人都喜欢看心灵鸡汤,听励志故事,看得热血沸腾,听的也是斗志昂扬,觉得自己浑身都充满了能量。但是,这种能量往往持续不了两三天就会消耗殆尽。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轻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也会轻易失去。真正有用的东西不会这样让你轻易得到。慵懒的读了篇文章,三两句荡气回肠的话语,就让你觉得生命充满了生机,感觉自己的生活出现了转机,可是去迎接未来的人生,又哪里会是这么容易的事情呢?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需要明白一点,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只是我们自己,不管那些成功的人的境况与我们现在多么相似,我们未来都不可能成为他们。就算是有朝一日我们成功了,那也是自己的成功,跟别人无关。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鸡汤的确是频繁地出现;朋友圈、空间。以及我们平时的工作环境当中。随着微信朋友圈这些的推广流行,各种感恩、激励、劝勉的大小文章一拥而上,鸡汤的受欢迎程度达到了爆发式的增长。很多人每天看着这些鸡汤文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正能量很励志的人,下定决心要做出努力;这个月我要提高我的业绩,下个月我要晋升职位,励志一定要过得比现在更好!可是日复一日,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你还是没有什么改变,这时候你又刚好看到“你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这样类似的鸡汤,心里又进行了自我的安慰,我现在只是暂时的没有看到成果,坚持下去一定就可以成功的!然后你又重复着和昨天同样的工作。过了很久很久,当你遇到了一些困难无能为力的时候,回想起来,当初自己立志要改变的,为什么会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然后这一段时间情绪都会非常的低落,丢失了天天向上的激情动力。

其实这种现象很普遍,这些励志的鸡汤是为了激励我们没错,但是时间一长你就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把它当成了让自己思维懒惰的理由。以至于每次我们遇到困难时,都能够找到相应的鸡汤来进行自我安慰,继续路上。久而久之,当你努力的结果不如你意的时候,就容易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鸡汤”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拥有前进的动力,然后自己一步步地走向成功。而当我们只顾着看着这些感悟,而做不出任何改变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沦丧了。年轻也是资本没错,但要是一直沉醉在在我感觉良好中,时光飞逝,容颜易老。登到自己不再年轻时,和别人的成就相比起来的差距就显而易见了。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我做不到。而是我本可以。

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是你看不到的付出和血泪史,要干事情看你是想干、要干、还是一定要干。这件事情能不能干成,还要看你的能力跟决心。多出去走走,多读两本书,比待在家里整天拿着“鸡汤”来寻求各种安慰有意义的多。鸡汤文,励志故事,也许是能给予迷茫痛苦的你一些温暖和鼓励,但是人生的漫漫长路,始终得靠你自己独自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