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在合肥电影院。

《长津湖之战》一上映,就获得了票房口碑的双丰收。截止6月8日,10已经获得35亿票房,成为迄今为止票房超过30亿的13电影之一。这部电影不仅构思深刻,而且场面宏大,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震撼。但没想到近3000人给这部电影打了星,甚至有人想踩这部电影来凸显自己有多聪明。

长津湖之战高票房长津湖之战,以抗美援朝背景和一对兄弟为线索,最大程度还原了长津湖之战。全片力图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剧本历经五年打磨。此外,该片投资接近十亿,成为史上最贵电影之一。

影片原本分为两部,但送审时删除了很多场景,所以两部压缩成一部播出。近三个小时的影片,全程几乎没有尿点,剧情非常紧凑,让观众看得目不暇接。志愿军战士在极其残酷的环境中奋勇杀敌,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

影片成功上映后,观众自发宣传长津湖战役被称为“中国战争片的天花板”。明明取得了这样可喜的成绩,还是有人不满意。注定影视作品不能满足所有人。但是有些人似乎很恶意,甚至因为一些奇怪的原因给低分,让人相当无语。

在嚼舌根的人对电影《长津湖之战》的评论中,近3000人打了一分,给一分的理由各种各样。有人认为时间太长,观众看起来太累。有人觉得战争场面太多,让观众看着有点麻木。甚至有人认为看完电影,电影院的观众没有鼓掌,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所以给电影打个分。

可见这些观众是有恶意的,明明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却还在拼命找借口。除了普通观众,北京大学博士毕和著名作家也对这部电影吹毛求疵。艺术作品允许人们提出不同的观点,但至少要有理有据,但这两个人却利用公众人物的身份故意抹黑自己,故意博取人们的关注。

尽管毕是北京大学的博士,但他给出的理由并不足以令人信服。他认为长津湖之战三位导演的风格不统一,所以影片有很强的违和感。其次,战争片特效太多,给人一种黑帮片的感觉。最后,毕认为长津湖之战不应该有现在的知名度。

著名作家刘信达发表了一系列哗众取宠的言论。他认为吴京一直霸占着电影院的大银幕,他根本不知道如何退位,这是在抢年轻人的饭碗。刘信达完全是为了黑而黑,不能因为他红就成为吴京的大黑点。

哗众取宠的毕和,都是半公众人物,名气不大,但特别喜欢攻击观众认为好的东西。志飞毕曾经有两部作品,一部叫《新魂造梦秀圈》,一部叫《魔吻》,都是两分左右的成绩,还曾经获得过金扫帚最令人失望导演奖。以他的成绩来评论长津湖之战,真让人有班门弄斧的感觉。

刘信达总是站在娱乐圈的最前沿。他曾经喊过取缔邓超和孙俪的口号,现在又批评吴京抢了年轻人的饭碗。到处给人一种到处发钓鱼贴的感觉,以此抬高自己的身价,获得流量。

而和毕对长津湖战役的诋毁和批判,在我看来,不过是恶意的蹭蹭罢了。用这种异于大众的演讲来博取听众的关注。当你有了足够的流量,自然就能赚钱了。

这些说三道四的人为了黑,完全忘记了自己的道德和素质。如果是其他电影,也不过如此,但这是反映志愿军战士艰苦战斗的长津湖战役。电影有自己的感情,诋毁这类电影的人把民族气节都抛在脑后了。

难怪央视媒体忍不住为这些人发声,愤怒声讨那些说三道四的人。我真不知道那些人想干什么。不管怎么说,长津湖之战是一部优秀的、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