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是如何对我们精神殖民
大英帝国用一场鸦片战争撬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开始了一场漫长的反殖民斗争。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核大国,在军事上征服中国已经没有这个可能了。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许多领域都已经成为一个强国,可以说在世界上已经没有多少敌手。但是,西方在精神上征服中国和殖民中国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如果不能重塑民族自信、摆脱西方的精神殖民、打破西方的话语霸权,中国仍然只能是一个“失败的胜利者”。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走进一个大商场,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字母,而不是汉字。我们还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某某人移民了、某某人嫁给了外国人。当我们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要是在外国的话……”,好像在外国就不会有这样的事,好像外国就是一个天堂。这些人其实已经是被西方媒体洗了脑,潜意识里就认为中国就是不好,外国就是好。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艺术作品的水平需要外国来评判。一部电影的好坏需要通过国外的一些奖项来体现,而不是我们自己来评价。一个导演若被选入了戛纳电影节,他就成为了世界级的导演。如果他的作品在中国没有什么人看,影评人也不会说“这个导演我们不喜欢”,反而会认为是中国人的素质和修养比较差,竟然看不懂一部在戛纳电影节获奖的作用。类似的现象在文学上和新闻领域同样存在。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产品开始喜欢用外国名字。手表中的陀飞轮,世界上只有瑞士和中国有这门技术。然而,中国的许多手表品牌都是用的外国名字,像罗西尼、依波、均斯坦、保时捷、雷诺。就连不少小区也都起着外国的名字,像牛津花园、剑桥小镇、拉菲水岸,等等。
这些都是在精神上被殖民的病症,说明我们已经处于被精神的边缘。
西方在精神上征服中国主要有三个手段。
一是用新闻报道来解释或者虚构我们的现实。以前,人们理解世界的途径主要是切身体验。但今天,人们领悟世界的主要途径是新闻报道,是新闻报道在告诉我们在遥不可及的世界那边发生了什么。在美国和西方控制全球媒体的环境下,全世界新闻形成这样一个特征。即,只有发生在美国和西方的才是新闻,发生在其他地方的事件,如中东,只有当美国和西方关心时,它才会成为新闻。因此,美国和西方对世界的认知就不知不觉的成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当美国和西方只报道中国负面新闻的时候,我们就逐渐的变成从负面认识中国,从而逐渐摧毁中国人的自信心。
二是用广告来构筑你的幻想。很多人认为广告只是一种商业行为,但其实它也是一种政治行为。广告的商业效应和政治效应是一模一样的。现在,中国已经满大街都是外国广告,但在国外,中国的广告是非常罕见的。常年在外国广告的熏陶下,就会不自觉的认为外国产品好,进而外国社会好、进而外国国家体制好。
三是用电影征服中国。电影是在解释历史,是对历史的定位。《独立日》《巴顿将军》《美国往事》《第一滴血》等,太多太多的电影都是在告诉人们,美国是伟大的国家,美国将拯救人类、美国将领导世界。二战中,苏联贡献最大应该说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但今天,在《拯救大兵瑞恩》《斯大林格勒》等电影的重新“解释”下,已经不是这样了。
(本文整理自***青团中央青年网络公开课《如何抵御西方的精神殖民?》,主讲人为郑若麟。郑若麟,文汇报高级记者,研究员。现为文汇报国际评论专栏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