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初期的德国文学被称为废墟文学,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德国历史片?

电影《再见列宁》以一对母子间的亲情为引,呈现着处于动荡变革中的东德时代,大背景下小人物的生活聚焦,夸张轻喜剧化的戏剧性,很好的在这个故事中以家庭的脉脉温情,将历史厚重值得沉思的大命题以幽默讽刺的手法予以交融,一个伤感时代的一展是这般风趣优雅。

长达五个小时的电影时长,并未尝有以何般冗长的难耐,相反《从海底出击》严谨的架构,残酷的真实写照,使战争阴云下人性的挣扎在潜艇这个幽闭的空间中得以极具张力的呈现,当那震撼为人唏嘘的结局到来,唯感这部以德国视角对战争的反思是如此深刻。

战争本身就并无从代表正义,作为一部带有纪实色彩的德国电影,《帝国的毁灭》以极近客观的角度再现了纳粹德国大厦将倾的最后岁月,从身为元首的希特勒到底层的平民,战争所带来的苦难在此中是如此沉重而深刻,以此对战争的原罪以真正的警钟长鸣。

以德国视角为切入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电影《斯大林格勒战役》不同于苏联电影的大场面营造,而是用几个普通士兵的视角构筑了电影的脉络,从伊始的美好到战争一步步走向残酷的绝境,士兵们如草芥般的生活下,其对人性在战争中的拷问与摧残,是如此的深刻。

《窃听风暴》最大的遗憾或许就在于这不是一个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不妄论于政治,窃听者这个人物心灵的演变,在乌尔里希·穆埃精湛的演技下云流水般的跃然于光影之中,那昏暗的官僚恐怖时代中关乎人性的一缕微光,透过两个男人一场窃听局的唏嘘人生中得见黑暗里光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