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之诺博士的幕后花絮
制作人布洛柯里最初选定的编剧是沃尔夫·曼考维兹,但在看过影片样片之后,曼考维兹惟恐影片会有损声誉,于是要求去掉他的名字。 在片中扮演西尔维亚的乌妮丝·盖森(Eunice Gayson)曾是扮演彭妮的人选。 马克思·冯·西多曾被邀请扮演诺博士,但因出演1965年的《万世流芳》而谢绝。 布景师西德·凯恩发现演职人员名单中没有他的名字,得知此事的制作人布洛柯里竟送给他一支金笔作为补偿,他对凯恩说,他不想再花钱重做字幕了。 剧组在拍摄期间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牙买加的潮湿气候。 原著作者伊安·弗莱明最初期望由自己的表弟克里斯托弗·李来扮演该片中的诺博士,结果被制片方拒绝。 《诺博士》其实出自于第五部007小说该片拍摄投入为100万英镑,但美工设计师肯·亚当只得到14000英镑。 影片剧本最终由理查德·麦鲍姆和其他两位编剧***同完成,麦鲍姆***为12部007影片编写剧本,可谓名副其实的邦德元老。 厄苏拉·安德列斯在拍摄洗浴的画面时实际穿着肉色泳装。 007主题曲的最初曲名为《Bea's Knees》。 在影片开拍的两周前,邦德女郎哈妮·赖德的人选还无处可寻,制片人后来看到了演员约翰·德里克妻子厄苏拉·安德列斯的照片,未经会面便决定由她扮演。有消息称厄苏拉在照片中身着湿透的T恤,而且她当时对表演不太感兴趣,是在朋友的劝说下才决定出演。 扮演摄影师的女孩Marguerite LeWars是名空姐,导演泰伦斯·杨(Terence Young)在飞机上看中了她。 在肖恩·康纳利主演的所有007影片中,他始终戴着假发。 制片方曾希望盖伊·汉密尔顿、盖伊·格林(Guy Green)及肯·休斯(Ken Hughes)来执导该片,但被他们纷纷拒绝。 导演泰伦斯·杨曾希望由理查德·约翰逊(Richard Johnson)来扮演007。 当影片拍摄超出预算时,联美公司曾打算撤资。 影片完成后曾为联美公司上层试映,欧洲部主管称联美不能放弃这部影片是因为投入不高,制片人闻听此言不免不寒而栗。 在片头将Walther PPK手枪交给007的军械师是Boothroyd少校,Boothroyd也曾出现在《诺博士》小说中,从1964年的《金手指》开始,这名军械师才被定名“Q”(Quartermaster军需官)。Boothroyd出自名叫Geoffrey Boothroyd的读者,他曾写信给小说作者伊安·弗莱明,抱怨007不该使用Beretta手枪,而应该使用Walther PPK。另外,Q的真人原型是英国情报局MI-6的Charles Fraser-Smith,他曾设计出很多五花八门、被人称作“Q-devices”的小暗器。 诺博士的故事最初是为一部电视剧编写的。 该片的经典台词“Bond. James Bond”在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百佳电影台词”排行榜上名列第22位。 联美公司的日本员工曾将片名看作“Dr.No!”,于是用日语译作“我们不想要个博士”的意思,幸好这个失误被及时发现。 据传,在该片剧本的初稿中诺博士是一只猴子,编剧沃尔夫·马考维兹和理查德·麦鲍姆曾大幅改动原著,故事变成航运巨头决定炸掉巴拿马运河,诺博士是岛上崇敬的神猴,而这个反派人物也养有卷尾猴宠物。后来制片人要编剧重新修改,尽量接近原著,沃尔夫·马考维兹对此非常不满,主动要求从职员表中撤掉自己的名字。 制片人艾伯特·布罗克里和哈利·萨尔兹曼将希区柯克的《西北偏北》当作该片以及后来007影片的样板,并且希望由出演《西北偏北》的加里·格兰特扮演007,但加里·格兰特只答应出演一部007电影,而制片方希望物色的演员可以连续出演多部。后来,制片方又找到了当时红极一时的史蒂夫·里夫斯(Steve Reeves),以及帕特里克·马克格哈恩(Patrick McGoohan)、特雷弗·霍华德(Trevor Howard)、雷克斯·哈里森、理查德·约翰逊(Richard Johnson)、威廉·富兰克林(William Franklyn)、伊安·亨德利(Ian Hendry)和理查德·伯顿等人,但都未能如愿。 约瑟夫·维斯曼(Joseph Wiseman)在片中扮演的诺博士是早期007电影中唯一一位没用其他演员配音的反派角色。 肖恩·康纳利非常惧怕蜘蛛,于是在拍摄蜘蛛爬上床的镜头中使用了一块玻璃隔绝蜘蛛与康纳利的直接接触,但效果大打折扣,最后只好由替身演员鲍勃·西蒙斯代劳。这位特技人后来称同狼蛛的这次亲密接触是他完成的最吓人的特技。 该片介绍007的拍摄手法借鉴了1939年威廉·迪亚特尔(William Dieterle)执导的《Juarez》中的拍摄方法,即对所要描写的人物拍摄一系列特写镜头而不露出面孔,然后在对其他人物和赌桌进行交叉剪接,最后聚焦于面孔,交代名字:“邦德,詹姆斯·邦德。” 片中的西尔维亚是唯一一位接连出现在两部007影片中的邦德女郎。 作为英国人高效工作的典范,片中M的秘书彭妮却是由加拿大演员Lois Maxwell扮演的。 在该片的007片头中,扮演007的是特技人鲍勃·西蒙斯,直到1965年的《雷霆万钧》,肖恩·康纳利才出现在片头。 007的主题音乐其实并非出自约翰·巴里之手,而是由Monty Norman作曲,由约翰·巴里改编,后来还曾由此引发诉讼,Monty Norman最后打赢了官司。 该片的女主角Ursula Andress出演《Dr.NO》的片酬仅为10000美元。 007标志性片头在该片片尾又出现了一次,这是007影片中唯一的一次。 肖恩·康纳利胸前持枪的经典姿势后来要求重拍,但当时那支Walther PPK在片场不慎丢失,摄影师只好找出了自己车中的气手枪来代替。 最初,伊安·弗莱明不希望由肖恩·康纳利扮演007,因为007是英格兰人,而康纳利是苏格兰人,007出身上流社会,而康纳利出身工人阶层,007受过良好教育,而康纳利未免有失儒雅。随着007影片的成功,伊安·弗莱明才逐渐改变自己的看法。 穿帮镜头 007在牙买加机场使用电话亭时,玻璃门映出了灯光和剧组人员。 007在安装消音器时领带不见了。 在向“Dragon”射击的画面中,007的Walther PPK手枪变成了Colt.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