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蔡锷将军没有英年早逝的话,他之后会有怎样的发展?
蔡锷可以称得上是文武双全,他的英年早逝的确让人惋惜,如果他没有那么早就去世的话,北洋军阀不会变成那种混战的局面,起码四川的局势不会成为后来那个样子,有蔡锷在,云南的唐继尧会安分很多。
被招进入北京蔡锷,字松坡,出身农家,年轻的时候进入长沙实务学堂,是梁启超先生的得意门生。后来到日本学习军事,回国后一直在军界任职,辛亥革命时期他领导了云南的“重九起义”,成为了云南都督,深受云南军民拥戴。
当时的袁绍凯利用资产阶级的软弱性,逼孙中山下台,成为了中华民国的临死大总统,登上总统宝座的袁世凯想起远在云南手握军政大权的蔡锷,感到非常不安,可又鞭长莫及,于是在1913年把蔡锷调到了北京,任命他为编译处副总裁、全国经界局督办。
蔡锷虽然被授予了高级职务,但是并没有什么权利,每日还被人暗中跟踪,甚至往来的信件都要被人暗中调查,这时期的蔡锷选择了静观其变,伺机而动。
设计返回云南在经常的两年时间里,蔡锷彻底的认清了袁世凯的真满目,看到袁绍凯在复辟道路上越走越远,蔡锷与天津的梁启超设定了反袁世计划,两人商定了“云南于袁氏下令称帝后即独立,贵州则越一月后相应,广西则越两月后响应,然后以云贵之力下四川,以广西之力下广东”的计划。
同时他通过密电与西南军政人员互相通气,秘密派人到滇、桂、湘、粤地区运动。但为了迷惑袁世凯,蔡锷表面上则装作不理政事的样子,整日留恋于小凤仙处,1915年11月11日,在小凤仙的掩护下,蔡锷潜回天津,从天津乘船来到日本,然后又转道香港、河内,最后在12月19日回到了昆明。
领导护国运动回到昆明后的蔡锷连续会同其他领导人召开了四、五次滇军军官会议,决定进行武装讨伐袁世凯,由于这次战争的目的就是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和国体,所以称为护国战争。
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人联名宣布云南独立,为了能让原本摇摆不定的唐继尧能够坚定的反袁,蔡锷推荐他为军政府都督,蔡锷为第一军的总司令。
袁世凯听到这个消息后,紧急调曹锟、张敬尧率领部队进趋泸州,同时发电给刘存原的第二师布防四川南部,龙觐光进军云南南部,企图利用兵力的优势将护国军消灭。
但事态的发展完全不在袁世凯的控制之内,蔡锷率领的护国军一路高歌猛进,1月16日出云南,21日便攻占了四川宜宾,紧接着就进军南溪,打得伍祥祯溃不成军。但是在关键时刻唐继尧却没有及时给蔡锷补充军粮,使得蔡锷在3月下旬不得不停止进攻,与北洋军在纳溪和大洲驿之间对峙。
这时贵州都督刘显世及时的送来了五万元军饷,暂时解了燃眉之急,蔡锷于17日带病进军,一举攻下江安、南川、彭水等地,北洋军阀全线崩溃,护国战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可惜的是由于长期随军的艰苦转战,蔡锷的病情急剧恶化,在1916年11月8日,蔡锷在福冈大学医院去世,年仅34岁。
可以说如果蔡锷没有过早的去世,他带领护国军打造的稳定局面,起码会持续到日本侵华时期,那样的话中国的抗日战争也不会如此辛苦,日本也不可能再中国如此肆无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