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出现好动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需要就医吗?

不需要就医,而且医生一般也不会说需要吃药或者干预治疗的。

我的小孩就属于这种好动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的类型,老师有给我反馈过孩子学校好动的表现情况,我也带孩子到医院儿科特意咨询过医生,结果都是不需要特意去医治,只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就可以了。

孩子好动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及分析

据医生解释,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孩子出现好动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那也是正常的生理状态。

医生说,儿童时期本来就是孩子好动的年龄,注意力不集中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并不是无时无刻都不集中。孩子对于自己感兴趣、好奇的事情,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会长一些,多余的动作也会少一些;否则,孩子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好动的行为。

我的孩子目前7岁,也是属于好动好玩的时期。在家的时候经常也是到处捣鼓,但是他玩积木的话可以玩很久。班上数学老师经常反映他在课堂上坐不住座位,身子是歪的,屁股久不久离开座位。一堂课40分钟,大概只有20分钟左右可以安静。我为这个事情也苦恼,老师说,班上很多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都有这个现象情况,也是正常的。如果遇到练习课,像我儿子和班上部分孩子对一年级的数学知识都掌握和理解了,也难免会分心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说,如果是新的课程,孩子们的注意力时间会相对应的延长。

家长如何引导和教育孩子纠正好动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

一是控制时间。儿童属于好动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所以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去安排写作业的时间。我的孩子是一年级,作业不算多,根据老师的建议以及我的观察,孩子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概是15-20分钟,所以,我每次让孩子自己独立做作业的时间都是在这个时间范围,这样孩子写作业的效率比较高,也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二是准备充分。我安排孩子写作业之前都会让他去喝水、上厕所,准备好相关的铅笔、橡皮擦等学习用具,规定在作业期间不可以做其他事情。不然孩子容易找借口和理由做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

三是多陪伴(监督)。儿童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阶段,还不能完成养成独立的习惯。所以,还需要家长多多陪伴和监督、提醒。我也是每天都提醒孩子今天是否有作业需要完成,睡觉前提醒是否已经准备好第二天上学的书本和学习用具,多陪孩子玩耍、做游戏,潜意识教给孩子一些知识,通过家长的引导和教育,慢慢的孩子就懂的多了,好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就会逐渐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