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电影界的名人
“古典美人”乐蒂小姐(1937-1968)去世,享年31岁。15年间,她参演了44部电影。虽然是短暂的,但凭借她独特的古典魅力和精湛的演技,迄今为止她在电影界的特殊成就和地位无人能替代;在他去世几十年后,依然能让无数老中青粉丝怀念韵味,可谓是永不停息的传奇。
夏梦
有着“上帝杰作”美誉的夏梦,曾是长城电影公司的当红女星之一,与石慧、陈思思并称“长城第三公主”。在中国大陆观众最早看到的香港电影中,夏梦的《新郎劫》、《董小宛》、《故乡春梦》无疑成为代表作。夏梦的美丽、高贵、多才多艺,比起今天的香港女星,至今无人能及。
兰萍
20世纪30年代,一位年轻女演员开始在上海崭露头角。她主演了几部进步电影,却经历了被捕、结婚等戏剧性变化。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后,她做了一个改变她一生和中国几十年近代史的决定:去延安。
她当演员的时候叫兰萍,去延安的时候叫江青。当她在10月25日198165438被判处死缓的时候,估计很多正在看这篇文章的孩子还没有出生。
兰萍给世界留下了《自由之神》《都市风光》《狼山血》《莲花交响曲》《光棍》五部电影。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只有少数人能在中国看到这些电影。
汹涌的波浪
凌波,原名君海棠,英文名Ivy,福建人,香港黄梅调唱电影代表人物。14岁开始以“小娟”为艺名在厦门(即闽南)演出电影,并远销台湾省及东南亚。
凌波从1962开始演国语片,大部分是黄梅调的片,有反串男装,所以她成为了这类片的代表。比如:梁祝(1963)、七仙女(1963)、花木兰(1964)、宋宫秘史(1965)、西厢记(1965)。该片在台湾省上映时引起了全岛的轰动,连续上映了几个月,于是凌波获得了第二届金马奖“最佳演技特别奖”。据说是因为凌波演女扮男装,不方便他领最佳男演员奖,所以评审机关发明了最佳演技特别奖。时至今日,台湾省内媒体提到凌波,都称他为“梁兄”,可见梁祝的余晖犹在。
凌波也拍过很多非黄梅题材的电影,比较著名的有:《永恒的故事》(1965)、《万里情》(1967)、《明日之歌》(1967)和《哑巴与新娘》(19765438)。
70年代,凌波淡出电影界,举家移民加拿大,65438至0989。
李丽华
一个河北人,香港国语电影界的中流砥柱,有“电影界常青树”的美誉。父母都是著名京剧演员,所以李丽华深受熏陶,曾师从著名歌唱家张卓云。从65438年到0940年,他拍了120多部电影,其中不乏经典之作。比如:假凤凰(1946)、坏婚期(1951)、小凤仙(1953)、雪红(1956)、杨贵妃。
在李丽华的许多作品中,小凤仙是最熟悉的。据说李丽华为他的角色小凤仙设计了许多套服装。影片上映后,这些服装广受观众欢迎,争相仿制,一度成为东南亚流行服装,被称为“小凤仙装”,成为电影界的佳话。
李丽华1973从电影界退休,移居美国。老公严俊也是国语片的著名演员和导演。
胡蝶
胡蝶的演艺生涯从二十年代后期持续到六十年代,然而,她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三四十年代。
30年代初,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她刻画了一个心地善良又有些懵懂的女人,毫无反抗地忍受着丈夫的虐待和压迫。在首部左翼电影《狂流》中,她塑造的秀娟不仅充满叛逆精神,而且内心世界丰富,颇受好评。她主演了《姐妹花》,这是她演艺生涯的巅峰。在影片中,她扮演了大宝和鲍尔这对不同人生道路的双胞胎姐妹,非常成功地刻画了两个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女人。这部电影打破了30年代国产电影的最高上座率纪录,随后赴东南亚、日本、西欧演出,也获得好评。胡蝶扮演过婆婆、慈母、女教师、演员、妓女、舞女、富婆、劳动妇女、工厂工人等多种角色。她的气质富贵奢华,优雅脱俗,表演温柔优雅,一度被观众评为“电影女王”。胡蝶跨越了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两个时代,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最优秀的演员之一。
戴琳
原名程,英文名Linda,是港片史上最著名的国语女演员。1934出生于桂林,原籍广西宾阳,1949年随母亲来到香港,次年被星探发现。加入长城电影制作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基础演员。1951年,他转投永华电影公司,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崔璀》(1953),一炮而红,成为当时电猫和邵氏两大电影公司争夺的对象。戴琳制作了许多不同风格和形式的电影。其中《金瓶梅》《丢西姆的故事》《千娇百媚》《我无法释怀》等几部电影让她四度成为亚洲影后。戴琳曾经爱上了许多圈内人。1961年,她与云南长隆云之子龙生勋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但是后来,戴琳和丈夫的关系破裂了。7月1964,17日,戴琳在自己的公寓里因服用过量安眠药和吸入气体自杀,无人救助而死亡,年仅30岁。当时她还有两部片子,莲花灯(1965)和蓝黑(1966)。这两部电影也成为戴琳的最后作品。
主要作品:
金荷花(1957)
爱情如战场(1957)
丢西姆的故事(1958)
埃及艳后(1959)
白虹
尤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