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位置李沧区位于青岛市北端,东经120度26分,北纬36度10分。东临崂山山脉,西临胶州湾,南接四方区,北接城阳区流亭国际机场。是青岛的咽喉,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东西长约14km,南北长约11km。区域总面积97.98平方公里。
65438年至0898年德军占领青岛期间,李沧属即墨管辖。次年,胶澳租界分为青岛区和李村区。1932左右,西边的沧口和东边的李村一起成立了乡镇建设办公室。5月,1935,沧口地区划归市区,属于市区八个办事处之一。1935年9月,四方、沧口合并为四仓区,后称五区。6月2日青岛解放后1949。成立思仓区人民政府,李阁一直是崂山办事处和原崂山区政府所在地。1951沧口区人民政府6月成立。1994年4月,经国务院和山东省政府批准,原沧口区8个街道办事处和楼山镇与原崂山区李村镇张村河以北地区合并,设立新的李沧区,同年6月成立李沧区人民政府。
李沧区,1994年6月成立,辖1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52个行政村,75个居委会。
人口1998年末,全区总人口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公里2866人。出生率为8.08%,死亡率为5.53%,自然增长率为2.55%。辖区内有回族、蒙古族、满族、壮族、苗族、朝鲜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12人,约1700人。
自然条件
地形、山川李沧区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东部低山丘陵,中部地势平坦,西部沿海,海岸线长约13公里,主要产鱼贝类等海产品。境内有12座丘陵,如卧狼峪、老虎山、北坪岚、烟墩山、楼山、凤山等,均为崂山残存矿脉。其中卧狼牙海拔428米,是李沧区的最高点。李村河、王步河等九条季节性河流均发源于崂山,流经该地区。
资源李沧区拥有土地、建材、滩涂等自然资源。其中,土地资源相对于城市其他区域来说较为丰富。未利用土地6543亩,滩涂面积997公顷,具有发展旅游、房地产、水产养殖、建材产业的良好条件。适宜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地有利于许多植物的生长。
李村妲己的历史:
/folder 45/folder 64/2007/04/2007-04-163519 . html
沧口古镇印象[图片]
/bbs/showthread.php?t=43439
李村及其周边村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里良田连片,李村河穿流而过,水资源丰富,是先民生活和休养生息的良好环境。出土的陶器和其他文物表明这里有我们祖先生活的痕迹。据李村《李氏族谱》记载,李村始祖李周“明代自云南迁驻即墨镇,稍作停留后迁居于此”,故以姓氏命名李村(见《崂山县地名志》)。
发展概况
明朝时期指1436-1450。可见,500多年前,云南的李就曾来此建寨。之后,生产和市场活动逐渐开始。《莱州府志》明万历版已出版五年:“即墨乡三集,...城阳...李村流亭...棘洪滩……”可见明万历年间有一个李村市场。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多,到清朝末年,李村市场已成为即墨南乡四大名市之一(见《即墨县志》同治版)。
李村早期建制不可考,西汉以来就不是县了。隋开帝十六年(596年),复置即墨县,李村所在地区属即墨。明代李村属即墨县仁化乡。清朝末年属即墨县仁化乡郑疃社管辖,《即墨县祁智乡村图》同治版中有明确记载。
李村河自东向西入海,将李村分为河南和河北两个自然村,两村之间有一座防洪桥(今年夏天的庄路桥)。到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李村已经形成了三条街道的中心村,包括两条东西向的街道和一条南北向的街道(即九水路、书院路、夏庄路的部分路段)。还有以李村为枢纽通往河西、双山、水书山的土路,从河西出发的支路,通往韩格庄、张村、扎克、小老山、姜各庄、沙子口的骡巷。李村还有通往沧口、板桥坊、仙家寨的四条独轮车车道。此时的李村已经有了小镇的雏形,有小规模的日用杂货、芒果、餐馆、商店、作坊、摊贩。在农历的第二天和第七天,成千上万的交易者进入市场。谷物、蔬菜、肉、蛋、布、生产设备、牲畜、二手货等等,应有尽有。
1898年德国占领焦澳,李村在德国焦澳被划入租界。第二年,德国驻胶澳总督署设李村乡,下辖除青岛以外的乡镇(含沧口),有17145户,71300人。后来建了两层小楼,俗称北塔(在李村北山一路和北山二路之间的南端),设焦坳副衙门,德国人任区长。次年,设立了巡防室,后更名为李村警察署。后来又相继修建了中国监狱(建于1901)、路德教会(建于1904)、李村学校(建于1907,被七七事变摧毁)、消防队等。此外,还修建道路、农业实习场、托儿所和电话室。到1913,已建成28间二层及西式平房、39间平房、7间木屋、13厕所,以及一间小平房、一间大机房、一间仓库、一间温室。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9月,日本独立第18师占领李村,接管上述设施。165438+10月7日,日军占领青岛,宣布实行戒严,并在青岛和李村设立军政两部,任命日本人多贺宗志为李村军政委员长,从而加强了对李村乡的统治。
日军占领青岛后,商人金子坚太郎以日军为依托,于1915强行征用李村周边土地,修建国五农场,剥削中国农民。
1917,中医万泰堂药店开业。同年,李村军政科改为李村民政科(在北楼),主管军政民政。
1921李村河南设电话交换机,李村有电话。1922里村由胶澳商埠管理。那一年,李村有5家药店,2家店铺。
1924成立胶澳师范学校(现华龙商厦),6间平房。当年,李村有425户2034人,苗圃面积已发展到13836平方米,拥有1-6年生刺槐、赤松、秦皮等149540株。
1929 4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4月20日,青岛宣布为特别市,李村乡隶属于它。那一年,李村有25家店铺。
1931年,国民党青岛市政府在李村设立第七区公所,管理李村周边村庄。根据第二年的统计,李村的居民人数已经上升到527户2732人。1932成立李村乡镇建设办公室(今生第二门建机械厂外)专门从事乡镇建设。不久,沧口、九水等地也成立了建设处,创造了解放前李村建设的鼎盛时期。
1933年在李村河南(今九水路周围)修建李村公的汽车停车场、人民休息处、汉屯宾馆、书报阅览室。1934,李村初级中学成立农科,次年命名为青岛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后迁至北大楼。除上述市政设施外,还有一批行政、司法、科技、医疗等单位,主要包括李村乡建设办、公安局、李村农林分局、农场、法院、监狱、中学、医院等。从65438到0936,李村已经形成了一个小镇。其建制由村升级为镇。
1938+10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仍建立李村区和李村镇。同时,在李村设立了日伪八区联办,主管李村、河西、张村、九水、沙子口、夏河、五一巷、王哥庄八区。1941年更名为崂山行政公署。
1940年,国民党青岛市政府办公室在李村设立地下政权李村区办事处。1943年,侵华日军扩建沧口机场时,强行迁至大王村,后在李村以西设立东兴村、新村。
日伪当局的倒行逆施极大地损害了李村的经济。到了1945,李村商号从30多家锐减到15家,市场萧条,让人苦不堪言。
1945八月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青岛市政府恢复李村区办事处。在李村第11绥靖区设有办事处,从事“平乱建国”和收税。李村人民还在挣扎。
6月1949日晚8时,解放军攻占李村。6月2日,青岛解放。从此,李村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公共事业
公路建设德占时期,在清末李村乡村小道的基础上,1900左右,修建了从青岛台东镇经河西、李村、九水至崂山柳树台的台柳公路,宽5米,可通汽车。这是山东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据青岛公路局相关人士介绍,这是当时中国修建的第二条高速公路。此外,还修建了李村经曲各庄至沧口、王卜庄至苟塔卜(今洪卜)、张村至寨科、大枣园至南区等道路。这四条路有3-5米宽,汽车可以通行。
第一次日军占领青岛期间,在乡村道路的基础上,先后改建了李沧路(李村-仓口)、李芳路(李村-坊子街)、利塔路(李村-苟塔布)、丽莎路(李村-沙子口)、利达路(李村-大元窑头)、历山路。这些道路分别拓宽了3.3-4.43米,可供汽车通行。
1929期间,国民党青岛市政府出面,大量雇佣和招募工匠和民夫,拓宽旧路,修筑新路,开辟新的旅游路线,修建大量乡村道路。据1936《六乡路图》碑文记载:1932-1935、196路修建于农村,长450公里。其中新建李中路(李村河以南至李村村以南),长360米,宽3.5米。这条路线是李村中学260多名学生共同修建的,因此被命名为李中路。骊山路在原有基础上,由3.5米拓宽至5米(以上见崂山交通记录)。
刘流公路建成后,6月27日胶澳商埠日订单1907写明:“德国创办的飞利浦公司经营客车,市区经李村有班车到柳树台”。很快,开通了到崂山沙子口的定期班车。这些车主主要是为当时的政府官员和驻青岛的官兵游览崂山提供便利。
7月1927,1,俄罗斯人创办的青岛汽车公司开业,专线运营,车站售票。除了市区,还有一条客运专线通往李村(见上文《崂山交通志》)。
1934年,国民党青岛市政府出面,以官督商办的形式成立了青岛公xx汽车有限公司,开始了公共巴士的运营。当时所有的车都是从台东经湛山路、历山路到李村,再从李村经台六路返回台东。2路公交车从李村经李沧路到沧口,再从沧口经刘思路到苟塔布,最后经利塔路返回李村。3路公交车从李村经丽莎路到沙子口,再经韩寨过韩河,经台柳路返回李村。4路公交车从青岛出发,经李村、九水至柳树台(见青岛市李村镇建设办公室汇总(1934))。
停车场位于九水路与向阳路桥以东,即当时李村河南岸西端与台柳路的交界处。停车场东西向,东端宽3m,西端宽9m半,长120m。能停50多辆车,1933,12建成投入使用。后来,在停车场的对面,也就是李村河南站点修建了一个供乘客等车的人民休息场所。
李村的供电供水设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没有确切的史料,但根据相关资料,最晚应该是1921年前。
1934版《青岛市李村乡建设办公室纪要》载:“李村为四方地区,户籍繁荣,商业初具规模。自来水和电灯线路已经安装好,可以临时扩建。”该记录显示,在1934之前,已经安装了自来水和电灯线路,并且已经开始供电和供水。那么电灯路装置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答案是不迟于1921年。《崂山县志》记载,“20世纪20年代末,青岛市李村区官邸(今九水路南端)有电灯照明,由闫家山变电站(当时为李村水源用)经原李沧路接至李村”。崂山邮电大事记载:“1921年,青岛日本交通部在李村设立电话分局,1套50门”“1922”。李村初有公用电话31,官方电话19。以上文字足以说明,20世纪20年代初,李村就有了供电装置,用上了电。
关于李村的通水时间,也是1921年前左右。据口述资料,李村区署成立后,德军公务人员和部队的饮用水来自九水路街道办事处主任简村附近的一条河。这条河常年流淌,水质甘甜,含有多种矿物质。德国人发现后,派兵驻守专供使用,并禁止当地居民提水。《青岛大事记》载:“1905年,李村水源地(今闫家山)开始修建,三年后竣工。到1913,水送到山东池(今辽宁路儿童公园山)。”这说明在1913,李村水源具备了远距离输水的能力。李村离闫家山只有十里地,自然要往这里送水。
通信事业1898,德国在李村设立军事邮政机构。1904 65438+2004年2月7日更名为邮政代办所,办理国内普通邮件、明信片、挂号信、新闻纸、印刷品、贸易合同等业务。
1915年,侵华日军在李村设立李村野战邮局。1917变更为普通邮局,增加邮政包裹、邮政储蓄、邮政汇款、公私电信、公用电话交换等业务。
1922 65438+2月,北洋政府接管日本驻青岛邮局后,将李村邮局改为邮政代办所,撤销电话支局,仅设交换站(增至60个)。1929重新设立李村电话局,开通长途电话业务,分为普通和紧急。6月1935,李村设立电报营业厅。当年7月1,李村邮政代办所升级为山东省三级邮局。7月1936,1划归青岛市一级邮局领导。除了继续办理上述业务外,还增加了快递挂号、商业传单、保险信函、军用邮件、印刷品、航空信函、样品、代收货价等业务。
1938+10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李村邮局维持邮政业务,李村电话局更名为青岛电报电话总局李村电话分局,停止营业。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邮电署,李村三级邮局和电话支局划归青岛邮电署管理,直至1949年6月青岛解放。当时邮局有8名工作人员,电话支局有3名工作人员(以上见崂山邮电)。
/folder 45/folder 64/2007/04/2007-04-163513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