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介绍影片《战舰波将金号》

《战舰波将金号》

划重点:杂耍蒙太奇与敖德萨阶梯

谢尔盖?爱森斯坦是导演中的理论家,不拍电影的时候都在著论,他于1922年发表《杂耍蒙太奇》是第一篇纲领性的美学宣言,标志着苏联蒙太奇理论的诞生,以《战舰波将金号》(1925年)为例,简单聊聊。

杂耍蒙太奇。简单来说是情绪的对位,即两个看起来毫无联系的画面剪辑在一起,激发出***通的情绪,这种情绪是1+1大于2的叠加,比如冷漠的沙皇士兵和惊慌失措的人群,配上“杂耍”的音乐,让这场肆意的屠杀变得既讥讽又愤怒。杂耍虽然来自马戏团,但在电影叙事的场域内扩延了意义和象征,意欲加强或紧张、或激动、或难过的情绪渲染,主要依据导演的表达而定。

在电影史上,敖德萨阶梯俨然杂耍蒙太奇的代名词,简单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聊聊其表现效果:

敖德萨阶梯的空间建构。首先,仰拍的全景镜头扩大了画面纵深,四散逃逸的人群和整齐划一的沙皇军队形成强烈的对比;其次,摇移的摄影机跟拍人群和军队的脚步形成了压迫感和紧张感;再次,以点带面无限扩大叙事空间,比如一前一后的两位母亲,前者(领着孩子的母亲)已经快下桥了,而后者(推婴儿车的母亲)还在桥上,这两个桥段在现实中是同时进行的,但在电影中,有了“先后”顺序,拓展了表现空间(如果不考虑时长,可以有第三个、第四个……,甚至无数个母亲)。

敖德萨阶梯的时间建构。有人统计过在这7分多钟的桥段中,有155个镜头,画面是逃跑的人群与渐渐逼近的军队来回转换。以桥的长度和军队行进的速度,放在现实中,应该用不了这么长的时间,但是通过蒙太奇的组接拉长了时间,更叠加了情绪。

此外,本片还有理性蒙太奇(比如从沉睡到苏醒的石狮子)、象征蒙太奇(比如歌剧院小天使的倒塌),以及重复蒙太奇(比如士兵刷盘子)等等,总之,蒙太奇的节奏感和紧张感让《战舰波将金号》成为影史上独树一帜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