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仙的来历
南朝张僧繇擅描人物面貌,所绘人像无不栩栩如生。世人皆传张僧繇画龙点睛之事,却不知其曾绘一仙子图,内有云雾风涛、亭台飞阁,阁中有一石桌,桌边一仙女正提笔作画,桌上长卷只绘一半。其形态之真,几呼之欲出,时人见之,无不称神,虔者跪拜,不知凡多。张僧繇言画将有灵,遂藏之,再不示人。
后年月日久,朝代更迭,此画不知流落何方,徒传说耳。至太宗时,传金陵安乐寺有龙从天而来,须臾不见,唯余一古画。寺中僧人视之,与张公之仙子图丝毫不差,唯仙女已搁笔架上,再细观之,桌上长卷竟已绘毕。寺僧知画已成仙,遂供之,不日即消匿无踪。
古画借张公鬼神之笔、纳天地灵气而成仙,画中人亦可于画卷内外自由来去,入则为图中仙子,出则为姝雅佳人,二八年华,一顾倾城,更具一身法力。世上有缘得此古画者,自可一见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