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再见奈良》?
影片以公路片舒缓清新的节奏,将奈良友善美好的风土人情与寻亲故事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民间大爱。在影片中,无论是战后收养孤儿的吴妍书的母亲,还是留在中国的迎泽的孩子,都承受着战争带来的冲击和痛苦。但是,所有的艰难困苦,在影片中都有简略提及。包括图片和音乐,所有的留言都是明亮温暖的[2]。(论文综述)
《看奈良》再次聚焦于一个特定的少数民族——二战中的日本孤儿。鹏飞导演最后以轻快甚至轻松的方式,展现了一个边缘人可能走向了苦恨的故事。在强大的幕后阵容支持下,鹏飞继续保持了影片的高完成度,更好地凸显了自己的个人风格。蔡明亮标志性的固定镜头依然存在,但显然当导演想要追求一些更感性的表达时,他会刻意打破这种连续的固定镜头,尽量使用一些尽可能跟随人物的移动镜头来突出人物的情绪。整体来看,除了两个有明显情绪煽动的场景,整部电影还是很克制的。导演显然不想也不想做什么价值判断[13]。(界面新闻回顾)
在导演鹏飞的镜头里,战争遗孤群体悲伤却不煽情,寻亲的悲伤有所克制。在处理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时,加入一些适当的幽默感,带领观众温和地走近战争孤儿的真实生活[22]。(齐鲁晚报评论)
开场动画不仅为全片相对轻快的氛围定下基调,在一些手法上也与结尾相呼应。全片依靠跨国传播制造的段子,虽然没有那么高级,但很适合现场,而且零散分布,不时提升观众的情绪。这些草图在尺度上平衡得很好,不至于冲击到整部电影的历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