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印巴再度边境交火各有伤亡?
1947年印巴分治后,两国为争夺克什米尔地区发生过两次战争。印度认为,克什米尔是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巴基斯坦则坚持克什米尔的归属应遵照克什米尔人的意愿,通过全民公决解决。2003年,双方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一带达成停火协议,但此后双方仍时常指责对方破坏停火协议。
印巴克什米尔问题由来已久,其本质根源在于英国殖民者在1947年“印巴分治”时种下的地缘政治隐患。从这一意义上说,印巴之间的冲突,其实是在为英国“退出”时埋下的钉子“买单”。
克什米尔地区对印巴双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由于地理特点,克什米尔地区对印巴双方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巴方而言,如果印度完全控制克什米尔,巴基斯坦的核心利益将受到严重损害;对印度而言,如果巴基斯坦完全控制克什米尔,印度西北部也将“无险可守”,包括新德里在内的纵深平原地区均将失去屏障。
正因为如此,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争夺激烈,前后已爆发过两次战争。双方在2003年达成现行停火协议后,在停火线形成长期重兵对峙局面。沿着这条对峙界线,已经发生过多次小规模摩擦。关于历次摩擦与冲突的起因,多形成双方相互指责之势。
此次印巴两军的交火事件究竟是谁引发,目前尚难以清晰确认。但外界能够清楚的是:8日早上两军进行了互射,各有人员伤亡,巴方伤亡人员为平民;9日,巴军向印军进行报复性炮击,摧毁了印方的两处哨所,并声称打死4名印军士兵。类似这样的交火事件,与此前案例极为相似。严格意义而言,大量部队云集高原冰川地区,并在紧张局势下长期对峙,出现意外摩擦几乎是必然结果。
此次交火与过去不同之处在于近期的地区局势背景。由于南亚地区近期紧张局势升级,印巴之间的交火,无疑构成了推动局势的又一个因素,其背景超越了克什米尔问题本身,涉及到印巴之间的整体博弈,乃至于整个南亚次大陆的格局发展。
印度的眼光并不仅限于陆地,还希望真正控制整个印度洋,掌控亚欧之间、东亚与中东非洲之间的联络通道,全面提升自身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这与其希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目标也是想配套的。
在如此战略思维的指导之下,印度对周边地区四处伸手,也成为了一种必然。印度军方最近声称要打“2.5场战争”,这不仅体现了其将周边多个国家作为明确假想敌的心态,也体现了其对于自身能力认知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