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张培祥:曾穷得辍学,努力考进北大,后死于白血病,为何天妒英才呢?

张培祥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曹雪芹《葬花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有那么一名女子,她以飞花为名,以文字做舟,徜徉于书海,消失在远方。她在文坛初露头角,却震惊全场;她的辉煌人生刚刚开始,却自此终结。她是北大的薄命才女,张培祥。

在贫困中挣扎生长

世间最美的花长自泥土,开于盛夏,在地底奋力挣扎,向着阳光尽情舒展,张培祥就如这样的一朵花,生于贫困,却成长得亭亭玉立。

1979年,张培祥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家中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种田所得。很多人也出生在农村家庭,虽说不上大富大贵,但衣食无忧还是可以达到的。

但不幸的是,张培祥的父亲体弱多病,母亲也曾患有小儿麻痹,左手几乎不能活动。受疾病影响,家中大部分收入都要用来支付医疗费用,平日生活十分拮据。

张培祥

张培祥自小天资聪颖,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但却因为家庭贫困面临辍学的境地。姑父姑母知道她家的情况,于是将她带到自己家,让她在泗汾双塘小学上学。张培祥很是感激姑父姑母,在学校读书更是尽心,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他们对自己的帮助。

小升初考试,张培祥考上了市里的名牌中学,醴陵一中。这本是件开心事,但张培祥一家却因此陷入困境。全家人省吃俭用,却还是无力供她在市里上学,张培祥只得转校到乡下初中。

到了高中,张培祥知道父母为供自己读书已经竭尽全力,她也清楚家里的困难。最终她选择辍学,外出打工,望着学校的大门,含泪离开。

张培祥的高中校长罗定中知道张培祥辍学后十分惋惜,他四处奔走将她带回学校,并免除了她的学杂费,让她能在学校里安心学习。

在张培祥的成长过程中,几度因贫穷陷入困境,而幸运的是,一路上有无数善良的贵人相助。张培祥也不负众望,最终摘得株洲地区的文科桂冠,以株洲市第一全省第五的成绩进入了北京大学的法学院。

1997年,在张培祥18岁那年的夏天,她攥着父母东拼西凑得来的一千块钱,踏上了北上的火车。她的人生,伴着火车轰隆轰隆的声响,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流水飞花,展露文学才华

北京大学一向是文科生梦寐以求的地方,也是许多作家的摇篮。在北大学习期间,张培祥投身于文学,她的文学才华逐渐展露出来。

张培祥十分喜欢读书。在家乡时,受到家庭条件所限,买不起书,她便常在放学后去镇上的新华书店看书。到了北大,图书馆成了张培祥最常光顾的地方,她的日常就是看书借书,再看再借。

也正是读书时积累下来的文学素养,为她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让她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创作时挥洒自如,毫不矫揉造作。

张培祥在大学期间翻译了多部书籍,包括《所向披靡》和《你像你的狗一样快乐吗》等,它们在出版后均畅销一时。

张培祥还是一名忠实的“红迷”,对于《红楼梦》十分痴迷。她不仅自己看书,看完后还要进行再创作。她以“flyingflower”为笔名创作的《大话红楼》大受欢迎,她的笔名也被译作“飞花”。这部作品以红楼的人物结合西游记的故事,在怪诞的同时不失文学品格。

张培祥的纪实文学作品《卖米》一文更是获得了北大校园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被称作是“可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佳作。

苦难是文学创作的来源,不经磨炼的文字就如无根浮萍,终究无法在文坛扎根。而在苦难中生长出来的作品,会在时光的打磨下历久弥新,《卖米》正是这样一部经得起推敲的作品。

《卖米》

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了父亲中暑,自己和母亲一起卖米换钱为父亲买药的故事。清晨,母亲和张培祥担着家里的米到集市去买,开市时买家出一块八,由于家里米品质很好,母亲不舍得这个价钱卖掉。一直到散市,买家压价到一块五。价格太低,母亲和张培祥只得又将米担回家。

这部5000多字的纪实小说,改编自张培祥的真实经历,是她对自己生活的记叙。文章简单朴实,既显示了主角的真实内心思想,又反映了最现实的社会生活。几乎所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所有曾在农村居住的人,都能对文章中所描述的那种艰辛农村生活感同身受。

《卖米》一经发表便震惊了整个文坛,被多家主流杂志转载,“飞花”这个名字也传遍大街小巷。

卖米场景图

与此同时,张培祥也没有放下自己的学业,本科四年不曾落下一门课,多次获得奖学金,还因成绩优异获得在北大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资格。

离家远行的人最牵挂的还是家乡,因为那里有着他们的父母亲友,留下了他们的爱与回忆。张培祥也是如此,她上大学后依旧牵挂家中的父母和仍在求学的弟弟,将奖学金和稿费一并寄回家中,用来改善家里的生活环境。

红颜薄命,太虚梦醒

张培祥的学业走上正轨,家庭条件也在渐渐改善。可惜天妒英才,红颜薄命,张培祥的人生却停留在了本该绚烂绽放的年纪。2003年,张培祥皮肤出现红点、青紫,她还时常感到头晕气喘、浑身乏力、高烧不退。由于特殊时期封锁学校,张培祥也没有将异常状况放在心上,没有去医院检查。

张培祥生病

直到张培祥病倒,被同学送往医院后,她才发现自己患了白血病。从此张培祥的身体状态每况日下,不得不住进医院,每日与病魔抗争。她曾工作过的电视台和出版社纷纷表示,愿意为张培祥捐款,只求能保住这名才女。

然而病情发现较晚,张培祥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医生也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名文坛新星一日日衰弱下去。直到后期,治疗已经没有多大效果,张培祥只能通过镇痛药短暂脱离病痛。

在住院期间,张培祥仍然没有放弃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她将《红楼梦》带到医院,一边接受治疗,一边继续创作《大话红楼》未完的故事。

在张培祥去世后,她所创所的《大话红楼》也被出版社出版,所得收入全部交给张培祥的父亲。

奇迹最终没有眷顾这个命运坎坷的女孩,张培祥没能走出医院。2003年8月,24岁的她带着无限的眷恋,离开了这个世界。世事一场大梦,醒来已物是人非,这位北大才女的逝世引得无数人悲痛万分。她的生命在最美好的年华戛然而止,《大话红楼》也没能迎来最终结局。

张培祥去世前,留下遗言,她希望将自己的骨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放在北京,另一部分由父母带回家乡——北京有她的同学师长,有令她感到骄傲的母校。家乡是她生长的地方,有她深爱的家人。

后来,张培祥的骨灰被葬在株洲醴陵老家,她小时候摘茶籽的山上。她在北京大学的导师曲三强为她撰写了墓志铭,也有不少张培祥的粉丝到株洲醴陵去祭拜她。没过多久,张培祥的父亲又为女儿搭建了一座怀念亭,这件小小的亭子满载了父亲对她的怀念与不舍。

北京大学在八宝山菊花厅为张培祥举行追悼会,这也是北大首次为一名女学生举办追悼会。到场追悼的不乏知名人士、学者,挤满整个大厅。央视主持人撒贝宁为她致悼词,到场的人无不潸然泪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张培祥用自己短暂的一生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斯人已逝,但她创作的优美文章依然在文坛闪耀,她的精神永久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