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和冬至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立冬和冬至的意思是啥立冬和冬至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立冬:立是开始的意思,而冬是终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天开始。

冬至:日影最长,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长,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立冬含义解释:

立,建始也,是建立、开始的意思;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获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是季节类节气。四季在一年中交替出现,“四立”标示着四季轮换,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我国南方地区(低纬地区),多雨、多风暴、光照足、湿度大,季节转换时这些要素变化明显;北方地区,降水量少,季节转换时降水量等要素变化不明显,变化最为明显的是气温,北方地区(中纬地区)四季气温气温变化分明。

立冬,表示冬季自此开始,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地球位于赤纬-16°19',北半球的太阳高度变小,白昼时间缩短,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还不很冷。孟冬(立冬至小雪)期间,在晴朗无风之时,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在民间有“十月小阳春”一说。在南方部分地区初冬(孟冬)这时期一般不会很冷,但随着时间推移,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逐渐下降。北方地区,在进入冬季前至春季这段时间都很寒冷,冬季几个节气的气候变化不明显,下雪是北方冬季的主要特征。

冬至含义解释:

冬至,古有“日短”或“日短至”之称。地雷复卦,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陈志岁《载敬堂集》说:“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又谓,冬至,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

南朝梁人崔灵恩撰写的《三礼义宗》中说道:(冬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也有认为,冬至为一年中阳气最弱的一天,此后则阳气渐渐回升。

坊间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出自《恪遵宪度抄本》)。其实严格来讲,冬至节气反映的是阳光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偏移规律,冬至节气的到来标示着北半球各地在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非是阴阳概念中的阴气最盛的一天,“阴阳五行”即属于“干支”范畴,“阴阳”的消长,是以“干支”为推算依据。

冬至,又名冬节、大冬、亚岁、小年、履长节。《淮南子》:“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冬至点),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日,并且纬度越高,白昼越短,黑夜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