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炉香》的海报大受好评。他为什么受到大导演们的青睐?

黄海《第一炉香》海报

7月20日,当导演许鞍华获得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终身成就奖时,她备受瞩目的新作《第一炉香》发布了全新海报。“惊艳”“独特”“原创”等词汇突然涌入评论区。这张海报的创作者是中国著名设计师黄海。这也是他继电影《黄金时代》之后第二次为许鞍华的作品制作海报。

在画面中,一双女性的手占据了视觉中心,其中一只手染着红色的指甲并戴着金饰,而另一只手则略显朴实无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与张爱玲在原著中对“梁大娘”和女主人公“葛”的描写如出一辙。

在小说《沉香残片·第一炉香》中,司徒静送给梁氏夫妇和葛一只“三寸宽的钻石手镯”。黄海抓住了这一点,并将其作为海报中的点睛之笔,将一个看似精美的手镯变成了两个人的枷锁。

桑德拉和俞飞鸿在影片中扮演“葛”和“梁太太”。

“黄海”的魅力何在?为什么那么多导演愿意排队等着和他合作?其实答案就藏在他的作品里。

用作品表达情感

在正式接触这部电影之前,黄海浏览过新闻,拍过广告,这些似乎与海报设计没有太大关系,但却潜移默化地为他打开了创意之门。2007年,黄海创作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张电影海报,从此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部电影就是著名的《太阳照常升起》,姜文的代表作。

《太阳照常升起》海报

姜文对海报的要求“简单粗暴”:只看感觉,不拍* * *,从电影里找素材。在被这个“挑剔的顾客”否定了数百个想法后,黄海终于找到了突破口。最后,他用一双绣花鞋和一个女人引出了整个故事。

这张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东方之红在戛纳市场一经亮相就引起了强烈反响,也让黄海在业内崭露头角。

经此一战,姜文放心地将后期作品留给黄海“处置”,《让子弹飞》的双重曝光视觉效果和《邪不压正》的剑气之势皆出自他手。

除了姜文,王家卫也应该算是一个另类的“甲方”。在画美版《大师》的海报之前,王家卫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发了一张树影婆娑的照片供他参考。

美国《一代宗师》海报

《黄海》将通过这种虚实结合的形象,定格叶问与宫二的难忘相遇。牌坊内,人影与影子交织,功夫与亲情交织,明与暗,动与静,所有的感情都是无言的。在与王家卫的大师训练中,黄海丝毫不逊色。

然而,真正将黄海带入公众视野的是许鞍华。2014年,许鞍华的《黄金时代》海报一出来,就立刻占据了观众的视线。

笔锋犀利,字字如刀。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互相欣赏,一个作家,靠的是笔。在另一张“泼墨”海报中,由汤唯饰演的萧红静独自一人站在纸上,身上满是斑驳的墨迹,一幅“人生经历起起伏伏,风雨拍马平”的画卷跃然眼前。

海报诞生时,许鞍华导演说出的“好”字不仅认可了黄海的实力,也为两者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也成就了今天魅力无穷的第一支香。

凭着《流金岁月》的名气,不断受邀的黄海先后为的《寻龙诀》、木叶文的《求生欲》、贾的《江湖儿女》、张艺谋的《影》等著名影片设计海报。

寻找龙(左)和影子(右)

2018年,是枝裕和凭借《小偷家族》获得戛纳金棕榈奖后,他请黄海为他设计一张中国海报。《黄海》虽然很好地利用了民族风格,但并不愿意打破日本美学的宁静。他选择了电影中一家人在海边玩耍的经典场景作为主要内容,并以日本浮世绘版画中的波浪图案作为基底。

这一幕是影片中“奶奶”的主观视角。虽然她从未出现在海报中,但黄海亲密地用手为一家五口撑起了一把大伞。在为她的家庭建造一个小庇护所的同时,它也预言了“一把伞可以遮风挡雨,但难以阻挡生活的波澜”的现实。

今年年初,贾的新作《游到海水变蓝》发布了两张海报。一个看海,一个看山,一个把笔变成照亮黑夜的灯塔,黄海的奇思妙想再一次引得众人连连赞叹。

“游到海水变蓝”海报

事实上,不仅是电影海报,黄海近年来的知名设计作品还包括2019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主视觉以及他在今年清明节为电影频道创作的一系列主题海报。

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视觉海报

以往国内电影节的海报给大众的印象都是中规中矩,但在去年的电影节上,黄海创造性地将具有“上海”和“电影”属性的经典作品《大闹天宫》运用到了海报中。他把孙悟空请到了“C位”,两只小猴子缓缓拉开了红缨丝水幕。数字“22”也被改造成孙悟空的魔咒,巧妙地融入了画面。每一个巧妙的想法都与上一届电影节的主题“一切都是在幕后创造的”紧密相连。

黄海为电影频道创作清明系列主题海报。

今年清明节,黄海受邀为电影频道制作了一套主题海报,以表达他的哀思。在象征哀悼的烛光中,一株幼苗在余晖中悄然生长,日月同辉,生生不息;在hit the floor的悼念词“万里在天,万灵共舞”中,鸽子带来了一朵春天的茉莉花,这不仅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也预示着我们即将走出疫情的阴霾,迎来万象更新。

与此同时,他还能取得一场出人意料的胜利。黄海的每一次尝试都让他的羽翼日益丰满,公众再也无法忽视这位深藏功名的幕后工匠。

靠聪明的思维取胜

如今,“黄海出品必是精品”已成为国内外电影市场的著名口号,外界也为他贴上了“中国最贵海报设计师”和“姜文、张艺谋中的贾张克”的标签。

如今这个名字被大众评为“精品”,背后的原因似乎很少有人深究。那么,“黄海出品”如何为电影锦上添花呢?

黄海为奥斯卡代表作《绿皮书》制作海报。

海报不仅是电影呈现给观众的第一张名片,也是助力电影营销的重要工具。当完成的官方海报在电影院、公交车站和社交平台展示时,其意义不再局限于审美层面,而是吸引和带动更多观众走进影院进行电影消费。

有人说《黄海》一张海报定价654.38+0万,但光是这张海报就能给电影带来2000万的票房收入。很多导演也看中了他的“物有所值”。陈可辛找到黄海为飞跃(原名“中国女排”)制作海报。与一般的海报相比,Leap的难点在于如何合理地将近十名女排队员放入画面中,并避免出现堆砌感。

Leap官方海报

于是,就有了这部电影的官方海报。形象定格在女排队员的假摔、拦网、扣球等精彩瞬间。黄海将主角置于左侧,身着红色队服的女排姑娘们与右侧醒目的金色“夺冠”在画面中“和谐相处”。这种热血沸腾的画面真的很难让观众不期待。

类似的匠心也体现在《撞死了一只羊》的海报上。尽管画面中有许多人物,但他们被黄海的自然光巧妙地区分开来,明暗对比产生了立体感,影射了影片中人性的冷酷和温暖。视觉油画质感搭配原汁原味的藏式电影片头,一部凝聚着神秘藏式美学风格的电影立刻映入脑海。

《杀死一只羊》官方海报

海报一经发布,就吸引了许多粉丝迫不及待地前往电影院一探究竟。虽然电影最终的票房表现很难与大规模商业电影相媲美,但黄海的这张海报确实付出了很多努力。

与官方海报不同的是,预告海报更注重如何引起观众对电影的兴趣。早在《飞跃》之前,陈可辛的另一部新片《李娜》的预告海报设计也交给了黄海。

“李娜”概念海报

近景镜头下的网球场抢占了视线,对角线构图增强了画面的延伸感。虽然李娜的身体很小,但她在球场上留下了巨大的倒影。题材,人物,场景很多,没有复杂的描述。只有寥寥几笔勾勒出这部传记电影的雏形。

但是经常在河边散步不可避免地会弄湿鞋子。当迪·徐人杰的《龙王》最终海报由黄海发布时,它引起了很多争议。“为什么人必须排成V字形?““表达不好,配色不够高级。”

同样,在黄海为姜文电影创作的众多版本海报中,《邪不压正》的官方海报略逊一筹,被认为“主角光环太严重”“像是《吴京英雄》的翻拍版”,因此反响平平。

对于作品的得失,黄海表示,每次遇到电影,都能不断挑战自己。如果海报不进化,就很难更好地为创作者服务。在黄海的心目中,海报就是电影的婚纱。

他说:“归根结底,电影海报是电影的嫁衣,创作者的辛苦付出是‘嫁’给观众的。所有的特殊性都来自于电影的特殊性,每部剧都不一样。”在黄海的作品中,我们总能读到“理解”二字,他总能恰到好处地理解电影所传达的精神,并从中提取出最具电影感的元素,并加以运用和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