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里铺的故事真相

故事原型的男主人公已经去世,但女主人公仍在世,由于长期不接受外界采访,故事的细节真相一直不得而知。2006年冬天,原文汇报《音乐时空》周刊主编施雪钧在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终于采访到了王凤英,才揭开了故事的真相。下文为相关摘录:

民歌《三十里铺》对王凤英一生造成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但在中国民歌史上,它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这首不朽的金曲,有其独特的艺术含量。对此,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民歌研究权威乔建中研究员在《中国经典民歌指南》一书中对其的定义是:“此歌是20世纪40年代初延安音乐工作者(佚名唱黄准记,流行于绥德一带)记录下来的……随后,这首优美动听、脍炙人口的陕北民歌便广为流传。全曲有浓厚的抒情性,歌词深情地咏唱了一个美丽而又有些凄美的爱情故事,在高度抒情化的旋律中融入了叙事因素……”

而今,《三十里铺》已经成为绥德县、榆林市乃至陕西省的著名品牌。正因为老人对绥德县有特殊贡献,王凤英受到了政府的特殊关怀。她曾被选为绥德县政协委员,并从2004年起,享受政府每月发给她600元生活费的待遇。就在我写这篇文章时,陪同我去采访的王瑞平副部长打电话告诉我,今年元旦前,县委书记专程去了黑家洼看望凤英老人,将她的每月生活费提高到800元,为她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歌中的另一个人物原型“三哥哥”郝增喜,早年从新疆转业到地方后,已在1997年病故。他的故居,现在已成了绥德县的文物保护地。而《三十里铺》的作者、贫苦农民常永昌老汉,也早在1990年去世……

我们围着老人,继续拉话。

徐副部长对凤英说:“老人家,听说你前一阵子还去了一趟北京?你现在名气可大哩,国内外都知道你的名字!”谁知她马上接口:“俺是名声大,可你是官大!当了官不用吃洋芋!”接着她又说:“绥德有个女歌手唱俺的曲,奖了一栋15万元的楼,可俺名气比她大,可咋还受穷呢?俺闹不明白,为啥贫富不均?”

老人风趣的回答,让在场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正因为你对绥德县有贡献,县上每月给你开支600元,还给你报销医药费,这就是对你的特殊照顾。”徐副部长说完接着问:“国家每月给你生活费,你够不够用?”

“够哩!”

在旁的王副部长对我说:“你看,问她每月生活费够不够,她说够,实际上不够。凤英这个人就是这样,自己省吃俭用啥都舍不得用,这点钱全给孙子外孙了,这个成家,那个外出打工,哪个不给?连重孙子也给10块钱呢!”徐副部长转而又补充:“她不是一般的婆姨,性格非常刚强,是当地一个能人,能干又能吃苦,在深山沟里,一个女人家,养家糊口、生儿育女,把一大帮儿女拉扯这么大很不容易。她有三个儿子,都是手艺人,还有两个闺女。三儿子前些年得白血病死了,她很伤心,现在住的四眼窑洞,就是三儿子盖的。娃娃们也都是由她带大,现在都走哩。”

“那你现在最想得到的是什么东西?”

老人迟疑了一会回答说:“俺老了,别无所求了,政府每月给俺的钱也够花。不过,在这深山沟里,俺还是想要部手机,能与在外打工的娃娃联系!”

“你一家现在有多少人口?”我问她。

“有12个孙子,20多个外孙,最小的重孙子也6岁了,一家四代三四十口人!”

“你的枣树一年能下多少枣,能卖多少钱?”

“不卖钱,自己吃!”

看着非常整洁的院子,徐副部长又问:“你的围墙是不是政府出资三千元钱给你修的?”

老人激动了,嗓门也大了:“不是,是俺自己出钱修的!国家的东西特别多,俺不能随便沾,随便拿!俺不能像有的贪官那样,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敢拿!都像俺这样想,国家就好了……”

听者大惊,这个一辈子没念过一天书、一生守着清贫的老人,竟然有如此高尚的境界,她用最普通的话语,说出了一个真理。蓝天、黄土、高坡、黄水以及陕北老区那特有的苍凉,不但构筑出中国民族音乐史上一个伟大的乐府,而且养育出伟大而淳朴的人民。

天色渐晚,暮霭上来了。不经意间,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依依不舍,起身告别老人走向村口。凤英老人坚持要送我们出村,那只小黑猫不知何时又窜到我们前面。

走下屹梁,我回头一看,猛然发现,当年歌中唱到的那动人情景又出现了:“豆蔻年华的四妹子站在碱畔上,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当兵远去的三哥哥”。而今,老人又站在碱畔上,寒风中,那背影一动不动,目送着我们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