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国的由来
扶余国是公元494年的少数民族政权。
扶余国又作夫余国等,公元494年的少数民族政权,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国家,前期王城在吉林省吉林市,后期王城在吉林省农安县。扶余人聚居于今日中国东北,那里谷物丰盛,余粮颇多,扶余国从前2世纪立国到494年东扶余国被高句丽灭国为止,历时约700年。
日本学者的骑马民族征服王朝说也认为扶余、高句丽可能为日本民族的起源。此外,沃沮、东濊都是扶余的兄弟民族,美国一位人类学家贾德·戴蒙认为扶余就是布里亚特人,前四、五世纪从贝加尔湖移居东北,扶余一名最早出现在逸周书,名凫庾,是九夷之一。
扶余国的历史:
扶余国最早在史书出现的地方是《史记》,在卫满朝鲜于公元前108年被灭国时就已存在。后来在解夫娄时,宰相阿兰弗假借天帝的话而篡位,解夫娄东迁,为分辨这两个扶余,史书一般称前者为北扶余,东迁后的为东扶余。
至西汉时期,被划入玄菟郡,汉武帝年,扶余开始向汉朝进贡,汉顺帝永和元年,扶余王曾来到洛阳,之后到了三国时代,辽东半岛被公孙氏支配。后来扶余受到鲜卑的攻击,慢慢步向衰亡,至晋太康时,为慕容廆所破,旋即复国。最后在北魏被同是肃慎族系的勿吉所灭亡,唐薛仁贵征高句丽,尝攻拔之,金朝置蒲与路,明朝置福余卫,皆扶余之音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