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水库水位下降,暴露出的大量佛像,专家是如何解读的?
专家表示水库下是明朝一个藩王统治的小城,还发现了藩王的陵墓。
明朝的时候佛教很盛行,由于时局动荡很多的人们将希望寄托在神佛身上。当时的统治者也大肆弘扬佛教,作为藩王没有实权但却是很富有的贵族,自然要紧跟皇帝的脚步,所以在当时藩王统治的城镇会建设很多的佛像。
在江西一个水库发现的佛像群就是这样一个藩王的城镇,除了露出水面大佛像外,水下还有很多佛像。相关的工作人员说,即使已经过了千年,这些佛像依然保存得很好栩栩如生。
江西的这个水库是1958年建设,当时考古专家在这个附近发现很多的陵墓,但由于被多次盗墓很多陪葬品都被盗取。而这次水库下的陵墓因为地势比较危险,里面的陪葬品保存很完好。
很多专家对古代人类的智慧很惊叹,这些陪葬品有瓷器、丝绸、玉器等物件,都保存得完好。而之所以这个地方变成了湖泊是因为这个地势比较低,受到地壳的变动,之后就变成了现在的一个大水坑。
但这个陵墓也要感谢这样的水坑,很多的墓室没有被盗墓者盗走,现在这些发掘出的陪葬品已经交由相关博物馆保存。
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其貌不扬的水坑之前却是一个古时候繁荣的小镇。里面还有很多藩王贵族的墓穴,陪葬品也是珍贵得很,对于研究明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作用。
很多人都想发财,将念头打在死去的人身上,盗墓就运营而成。文物不仅有经济价值,对于我们研究历史也有很大的作用,那些空白的历史上,需要东西证明其真实。
这个水库露出的大量的佛像,可以反映当时佛教的盛行,也可以想象出当时藩王极度奢侈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