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战场》与《虎胆狙击》的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Tina Turner 在《末日战士勇破雷电堡》最后一集大唱We Don't Need Another Hero!之后,九十年代出现的荷里活英雄不再自由发挥,而是多了一如《封神榜》定型列位般的选拔作用,英雄们都在等待天国来临时齐齐归天,大家列席仙班。由此布斯韦利士因《虎胆龙威》形象,可以基层执法者成为大英雄典范,与米路吉逊等英雄分庭抗礼,在天国中取得席位。

不过,在廿一世纪来临、九一一事件之后,《虎胆龙威》决定开拍第四集,而布斯韦利士亦自行监制演出《虎胆狙击》,作为《虎胆龙威》第三部半的演出,是有意宣示前三集所出现的英雄已经玩完?还是预告第四集将是英雄的彻底更新版?总之,第三部半的出现,故事及内容是前三集的集大成,若果第四集没有新意时,就必然自己玩谢自己了。

《虎胆龙威》以小人物变大英雄为经,恐怖份子为纬,更且第一集的摩天楼遇袭,第二集的围剿机场,以及第三集与恐怖份子决战纽约街头,遇上九一一之后,更成了一系列预言电影;这部外一章,除了布斯韦利士饰演的不是原本的差人角色,而且由一个本来是LA 谈判专家,后来成了北加州小镇警长之外,其英雄形象仍是本来如此畏缩,后来天降大任于斯人。

故事开始时,表面的反派更是三位区域性的小流氓,当中最危险的是一位嗜杀的变态青年,加上两个少年无知的小镇兄弟,其反派势力份量比原作三部曲的恐怖分子集团差天***地。别以为此片充其量只制造出森毕京柏的《大丈夫》故事,却原来故事真正敌人,是一批一直不露面的恐怖份子,而且更慌死你唔明,当中插入不少解话戏,例如恐怖份子以FBI 身份出现,恐怖份子更讲明你点知我唔系FBI 。九一一之后美国动作电影的大反派都直指是内在敌人,比比皆是。

除布斯韦利士之外,《虎胆狙击》出现一个新世代的DIE HARD 少年,他拿了父亲的手枪,在空调通道中成了小英雄,本来可以叫布斯韦利士行开,由他担当主角,就即可将《虎胆龙威》系列与《宝贝智多星》的合一版了。而他的姐姐,如果同那个社区危险人物一起逃出现场的话,就为《雌雄大盗》同《天生杀人狂》找到接班人了。最妙是两姐弟的父亲,到后来竟成为警长的最佳拍档,以脑后藏枪一招,将《虎胆龙威》首集的经典动作场面再玩一次,却又如此出人意表。而且将原本的两公婆合作,变成两个父亲为保家人而一起抗敌,令故事更显深意。

本来是一部B 线制作,因充满旧作的戏剧元素,成了《虎胆龙威》前三集的大巡礼,虽然动作不及原版的华丽精彩,不过剧力浓郁,新戏与旧戏连环相扣,妙趣无穷!当动作片越来越以钱银挂帅,一味作大,这种以玩绝桥为上的B 线动作片,却有大片所欠缺的深度。而且此片可说是近期一次美式动作片的审视,令人安慰的是原来古典英雄仍在。纵使如今操控票房榜的Z 代观众未必喜爱这种具责任感的父辈英雄,不过荷里活仍不是一权独大,这种真正的英雄仍未绝迹。

不知片中那个细路仔有没有看过他手中的两部同名电影,若他知道两部《Heaven Can Wait 》(《天长地久》,1943、《上错天堂投错胎》,1978)都是说有信望爱的人唔会咁易死,来到天堂时话事人都会建议你返转头,那少年相信警长可救他的信念,布斯韦利是绝不放弃去拯救这班孩子,这个来自《Die Hard 》的英雄,其精神既与《The Last Boy Scout 》(《最后战士》)接轨,亦成了荷里活真正的《The Last Action Hero 》(《幻影英雄》),他才是我们需要的英雄,在现实中当我们遇上危机时,有这类英雄在世我们才可运转乾坤,逃出生天!

最明显的对应文本当然是《江湖》(加上《枪火》的保护大佬桥段),我们甚至可以视之为他向黄精甫示范,应该如何把《江湖》拍成《教父3》。《江湖》有左手哥,《黑白战场》的廖启智也要伤手;《江湖》的大佬要对付三个手下,《黑白战场》照办煮碗;《江湖》刘德华和张学友在古巴餐厅大讲红酒和白兰地,《黑白战场》换了曾志伟和廖启智一面打边炉,一面提起同一譬喻;《江湖》的悲哀是下一代逃不脱上位的循环(下一代原来根本便是上一代),《黑白战场》则提醒大刺刺向下一代展示游戏规则的上一代,小心众叛亲离的阿尔.柏仙奴是你们的命运!

《教父3》的悲情是李尔王式的,兜兜转转之后成为唯一希望的女儿突然死亡!《黑白战场》则引入了《追魂交易》(Devil's Advocate),为人子者不甘心受上一代(同样由阿尔.柏仙奴饰演)控制,引刀成一快,也是《福伯》(黄精甫成名作)中自残杀父(你锡我,但我不认同你,何妨死畀你睇,仲要你为我解剖)的变奏。父亲自以为是,为儿子安排好一切,一心让他上位做阿大,但他却不领情,认为这只是做阿四(工人/奴隶),电影好像没有涉及大是大非的判断(例如做江湖大佬/黑社会老大将否满手血腥,危害社会,做尽坏事),而是处理一个自由和自主的问题——而儿子余文乐的爱人黄伊汶在过程中遇害,对他的抉择则似乎也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

余文乐令我想起希腊悲剧《安蒂冈妮》(Antigone)中的海蒙(Haemon),当然最能对号入座的还是曾志伟饰演的龙四,俨然《安蒂冈妮》的克瑞翁(Creon)翻版,同样自以为是,维护自己深信的法律,结果令一心违命收葬兄长的安蒂冈妮身亡,深爱安蒂冈妮的海蒙自尽,他母亲也不能忍受丧子之痛,自刎而亡,余下悔疚不已的克瑞翁孤独地留在世上受苦。安蒂冈妮和克瑞翁关于世间法和天上神法冲突的争辩,脍炙人口。安蒂冈妮认为禁制她收葬兄长的法令违反公义和神道,虽然是克瑞翁为造福底比斯人民所订,但却不敢苟同,她方正、坚强、反对恶法、勇于与权势抗争,为信念不惜以身殉道,长久以来观众都会站在她那一边。

然而,想深一层,如果克瑞翁自以为是,她又何尝不是?在两代人寻求沟通的背景下,两个红了眼睛各自以为站在正义一方的人对峙,结果往往两败俱伤。克瑞翁最后决定收回成命,可惜为时而晚,大错铸成,《黑白战场》的龙四到儿子在他跟前自杀才如梦初醒,反省能力便连古人都不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