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里的任长春是反派人物的另类,既是空前,也可能是绝后,你同意吗?

任长春作为一个反派人物,其特点不仅是演技出众,更重要的是形象独特,我把他总结为:既是空前,也可能绝后。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出身贫寒,心地善良,为人厚道,不擅言辞

任长春从警察学校毕业,来周乙的特别行动队报到。周乙对他进行了面试。

周乙推开任长春递上的档案,说:

我不看这个,咱们随便聊聊吧。

你父亲是做什么的?

不用说在那个年代,即便在当下,年轻人在接受面试的时候,也大都不愿提起自己卑微的出身,唯恐人家小瞧自己。但任长春却爽快地回答:

我父亲是种地的农民。

周乙问:

那你为什么不种地,子承父业不是更好么?

很明显,周乙这是在给对方下套儿。

但却被任长春直接又委婉地顶了回去:

我觉得,我能做比种地更重要的事。

周乙继续试探:

在我看来,种地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把皮球又踢给了任长春。

没想到,任长春又把皮球还给了周乙:

那就是种地太重要了,我现在才疏学浅,只能做一些相对不重要的事。

周乙等于是碰了个软钉子,一时有些尴尬,不知说什么好了,只好顺着对方发问:

比如呢?

任长春顺理成章地回答:

比如来埠头警署当警察。任长春走出警校先是到的埠头警署。

周乙踢了一圈皮球,又物归原主了。

“为啥当警察”

我不想让家里人受欺负。

这句话看似简单,却道出了穷人家孩子的心里话。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底层劳苦大众受尽压榨和欺凌。如果当上警察,就比普通百姓高一头,最起码别人不敢欺负,也算给父母打了腰提了气壮了胆儿。

周乙对任长春的面试总体表示满意。最后,问他对工作有什么要求。

此时,任长春再次显现了聪明才智。他说:

长官,我没有选择的权力,您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我要让你选择呢?

任说:如果让我选择,您要是不嫌弃的话,我就跟着您干。

出身贫寒,买不起烟抽。想出人头地,不负父母的养育之恩。反应灵敏,头脑灵活,善于随机应变。心地善良,没有恶习。同时也暴露出社会经验欠缺,缺乏理想信仰的不足。由此,任长春在周乙心中也是在观众心中,留下了不错的第一形象。

二、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文明执法,礼貌待人

任长春从警校毕业后,先是被分配到了埠头警署。在上岗盘查路人时,既体现了他的敬业精神,也体现了文明执法:敬礼,你好,请出示您的证件。都是文明行为和用语。

检查完证件,道一声谢谢。这种执法风格,拿到当下也不过时。编导之所以把这些用在任长春身上,显然是为了塑造他这个形象而特意为之。如果换作鲁明和刘魁则不可能这样。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三、形势所迫,违背心愿 ,被逼走上了歪道

第一次身临现场,眼看着一个个革命者倒在敌人的枪口下,任长春神情紧张,不知所措。

周乙明知故问:

第一次啊?

任长春紧张地点点头。

高彬问:

你是不是还没见过血呢,这不行啊,这一关必须得过呀。好了,下面的都由你来吧,让年轻人试试身手。就这样,任长春被迫做了违心之事,手里沾上了革命者的鲜血。那人正是顾秋妍的小叔子和他的女友。这也为任长春今后的命运,埋下了致命的祸根。当然,任长春心里也是惶恐不已。在心底埋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过后他沮丧不已,对周乙说:

我以前只杀过鸡。

周乙安慰他:

回到家好好睡一觉就好了。

任长春说:

我肯定会做噩梦。

人什么都会适应,包括噩梦。

此时,周乙是在以一个老大哥的身份在安慰任长春,由此也获得了任长春对他的高度崇拜。

我现在才理解,报到那天你对我说的话,也许种地才是这个世上最好的工作。我父母要是知道了,他们说不上会怎么想......由此可见,任长春在骨子里确实不算个坏人,只可惜他上了贼船,想下来就难了。

四、被当作棋子利用,九死一生

高彬让任长春假装投诚,打入“敌人”内部,实际是送去不好的东西。这等于是让他去送死。但高彬编出了一套冠冕堂皇的理由。

而且假惺惺地安慰任长春:

兄弟呀,风大浪急,江湖险恶,你要多多地保重自己。记住,生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希望有一天你能平安归来。

周乙觉得有些对不住任长春,他说:

如果有困难,我可以和高科长说,考虑另找人选。

我可不是临阵逃脱,只是考虑父母年纪大了,弟弟还小,我这一去不知多长时间,怕家里有负担。

我让队里先给你支一笔钱,给家里送去,不能让执行任务的人有后顾之忧。

这就更使任长春感动得五体投地。

这一段,描述了任长春在误入歧途后的凄惨遭遇,被人当作棋子来拿生命赌博。周乙虽然同情却也无可奈何。从而塑造了任长春这个好人一旦上了贼船,也就危在旦夕了。

五、为了保密只能忍痛除掉,让任长春付出了血的代价

孙悦剑被抓后,任长春是唯一认识她是周乙表姐的人。本来是由老魏负责除掉他,可是阴差阳错几次都没有成功,周乙只好让顾秋妍来办这件事。

我也不想这样,可是如果让他看见孙悦剑,我们就都完蛋了。生死关头,犹豫不得。任警官很聪明,对外人防范得很厉害,让老魏去解决,确实很难。你来怎么样?

如果我去的话,可能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但我不能去试。?这些年,他一直拿我当兄长,对我没有戒心,当然也不会防备你。我知道这对一个母亲来说很困难,可现在实在没别的办法了。

这个时候,顾秋妍当然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她经过短暂思考,立刻表现出了勇敢和果断,

好,我来做。

明天我告诉他家里有事,让他开车来接你,你坐在后排,不要犹豫,不要看他的眼睛,明白么?

明白,没问题。

临走时,周乙说出了最关键的一句话:

有件事我必须告诉你,张平钧和他女友六年前就牺牲了,我一直瞒着你,是怕你精神压力过大。执行他们的人就是任警官。

这件事顾秋妍早晚都得知晓,而这个时候说出来恰到好处,因为小叔子和女友就是因为顾秋妍的一意孤行,才葬送了他(她)俩的性命。如今告诉她这件事,无疑是增强了顾秋妍杀掉任长春的信心和勇气。

这时,顾秋妍掂量着手中的枪,决心更大了。

也许是有点内疚吧,中午周乙请任长春在马迭尔餐厅吃西餐。这在客观上等于给他送行了。

席间,任长春说:

队长,咱俩认识六年了,这是您第一次让我给你办私事,我很感动,也感到特别荣幸。我跟你说句心里话,我觉得这警察厅上上下下就是个坏人扎堆的地方,所以除了您,我谁都不信。

我有那么不近人情么?

此时的周乙已经是言不由衷了。

那倒不是,我只是觉得,你有道义,有良知。

其实我知道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人,但是......

我最近老做不好的梦,我妈信佛,信得很虔诚,可是我却天天在这造孽。

可怜的任长春,死到临头了,还在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最后任警官走了。

总结语:

任长春,亲手杀害了革命志士,可这是违背他本人意愿的,他始终怀有内疚之心,也觉得对不起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的父母双亲。

他从骨子里是个善良的人,只不过在时代大潮一个身不由己的小卒

他并不是我们以前司空见惯的,由好变坏的那种形象。他的形象在以前的文艺作品里是没有的,所以我说它是空前的。

这样的形象,在以后的文艺作品中能否出现,我认为出现的概率不大,所以说他有可能是绝后。

既然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是否可以说明,任长春这个人物形象塑造是成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