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成立 过程
1942年至1945年,马来亚被日本占领,激起地区的反殖民民族主义。马来西亚***产党在英军的召集下成立人民抗日军,进行抗日游击战。1945年日本投降后,马***开始转为进行反英殖民活动,进行罢工、罢课,与英殖民政府关系日益紧张。
1948年6月,霹雳和丰有三名欧洲籍的园丘主管被杀害,英殖民政府宣布马***等多个左冀政党为非法组织并展开取缔,马***从和平斗争转为武装斗争,再次走进森林展开游击战,全马进入紧急状态。
1949年,马来亚民族解放军(后改名马来亚人民解放军)成立,游击战一直坚持到1960年代,之后渐渐退守于马泰边境的森林之中。
在英国军方的强烈镇压,加上中国停止输出革命,断绝一切对东南亚各国***产党的援助,停止武器和粮食支援。失去了中国的援助之后,马***相继放下武器向东南亚各国政府投降。
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宣告独立。1959年6月3日,英属的新加坡被英殖民政府授予自治地位,英属砂拉越和英属北婆罗洲(沙巴州)也相继在1963年7月22日和8月31日被授予自治地位。
三者自治时期其国防、外交、财政、内政等事务仍由英国政府所掌管,但并未从法律上获得正式独立。经多次争论对抗,马来半岛十一州、沙巴州、砂拉越州及新加坡终于于1963年9月16日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8日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 )。
扩展资料:
马来西亚文化习俗
1、称呼
同家族的马来人没有固定的姓,所以不以姓氏作为称呼用途。马来人名字的第一个部分是他们的名字,第二个部分是他们父亲的名字,两者之间隔着“bin”(男士用)或“binti”(女士用),有时会省略。
在非正式的场合,对小辈较为亲昵的称呼为Adik或dik,意为弟弟或妹妹,名字则可省略。对年级较大的男士可称为Pakcik,意为伯父,女士为Makcik,意为伯母。在日常场合,用Encik加名称呼男性,意为某某先生,用Cik加名称呼女性,意为某某女士。
在较为正式的场合,用Tuan加名,来尊称男士,用Puan加名,来尊称女士。此外,对拥有马来西亚封衔(常见的如拿督、丹斯里等)的人可尊称其封号或封号加姓名。?
2、见面礼
传统上,马来人在见面时会用双手握住对方的双手互相摩擦,然后将右手往心窝点一点。对不相熟的女士则不可随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应该向女子点头或稍行鞠躬礼,并且主动致以口头问候。但现在西式的握手问好在马是最普遍的见面礼,不论用在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无阻。
3、进餐
马来人忌食猪肉、饮酒。在马来餐厅,餐桌上通常有个水壶,其用途是用来洗手用的。一般马来人都是用右手抓饭来吃,所以餐前及餐后洗手是马来人餐桌上的礼节。?
4、拜访
除非主人允许,否则不管是到访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门前先脱鞋子。到马来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垫子上,男性应盘腿而坐,女性则应把腿偏向左边而坐。?
5、其他禁忌或礼节
不可用食指指人,若要指示方向只能用拇指。与马来人打招呼、握手、馈献礼品或接物时不可用左手。用左手接物或打招呼会被认为对他们不敬。
马来人忌讳别人触摸其头部,除了教师或宗教仪式外,任何人都不可随意触摸别人的头部。不要把脚底展露在他人面前,用脚底对着人是对别人的侮辱。
百度百科-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