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是什么族的风俗?
泼水节是傣族的风俗。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尼玛”,意为岁首。
泼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其它的还有放高升、斗鸡、跳孔雀舞等,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极为热闹。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
泼水节的主要活动
1、歌舞活动
泼水节期间,傣家儿女无论男女老幼,均穿上傣族特色的盛装,***聚一起在象脚鼓的鼓点和葫芦丝吹奏的乐曲中翩翩起舞,尽情享受节日的快乐。
2、浴佛
清早起来傣族儿女就会采来鲜花绿叶到就近的佛寺供奉,由佛教弟子担来清水,在主法僧的主持下为佛像洗尘,这就是既传统又浓重的“浴佛”礼仪。
3、丢包
傣族姑娘用四角缀有五彩花穗的棉籽包,会通过“丢包”游戏,向自己心仪的男子表达爱意。这似乎有点儿像我们古代的“抛绣球”的感觉。
4、泼水
泼水节的第二天称为"恼日",是泼水节狂欢日,也是泼水节的高潮日。在这一天,万人空巷,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中心的万人泼水广场,人山人海,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傣族泼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