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富人、土鳖、土豪、富豪、贵族……从血腥到优雅

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爆发的大革命,波旁王朝轰然倒坍,优雅的贵族和严酷的宗教被踩在时代脚下。热月政变以后,席卷全球的阶级运动,导致人间几千年形成的伦理关系全面崩溃,取而代之的东西仇恨、南北对峙。

近60年来,社会的是非、善恶、美丑就像橡皮泥一样,被隐藏在铁幕之后的黑手捏来捏去,只剩下贪婪的物欲、残酷的厮杀、虚无的信仰和诡异的“理论”,战场、市场、学界、艺术界……唯有“黑暗丛林法则”才能生存。

我们的社会似乎变成了一只搅拌机,标题党、吃瓜群众、水军、愤青、喷子……盛行于网络世界,扭曲着整个虚拟世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四处流毒。

今日的世界,我们既不敬畏鬼神、也不敬畏真理;既不信奉权贵,也不信奉思想;既不能做到正己,更喜欢扭曲别人。

最终,国人的实用主义占据上峰,我们开始信仰金钱。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什么是富人、土鳖、土豪、富豪以及贵族。

原谅我借用了一些网络图片,尤其是标题图,那图片中的深邃彻底征服了我,让我感到战栗。

从古至今,唯独现代社会惯用金钱衡量“人”的价值,特别是国人,已将金钱观浸入骨髓,这在整个世界都极度罕见。

是的,您没看错,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人们并不以金钱衡量“人”的价值,譬如,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冒险家们活的自由自在,在日本哲思充斥着阅读市场,在巴西足球灌注着整个街区,在非洲酋长们炫耀着纹身,在英国教师广受尊重,在丹麦捡起易拉罐的孩子受到所有人的喜爱……

唯有我们,迷失在曼珠沙华的对岸。

假如富人是拥有一点财富的精明人,您可能会听到挂在嘴边的“节俭”“机会”“进军”,一切都围绕着如何变得富裕,拥有财富而来,那么您可以基本判断,这是个“富人”。富人的思维围绕着争斗、掠夺,还是财富海洋中的一尾小鱼。

假如土鳖是拥有庞大资产的人物,您可能会听到一些传闻,今天买了什么,明天买了什么,后天随手扔了什么,或者那一天您会看到一张晒在微信朋友圈的照片,一个人身边堆满了钞票、黄金、钻石或者其他什么东西,您可以断定,这就是个“土鳖”。

假如土豪是因权利拥有区域影响力的人物,您可能会看到高朋满座、觥筹交错,所谓的名流、名媛、权贵,频繁出入高档场所。在这些人名下,不只是拥有财富,还在一个区域内,有着这样那样的特权或者权威。这让人想起《教父》,第一步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第二步全力照顾好家人,第三步尽可能帮助善良的人,第四步为族群发声,第五步为国家争荣誉。土豪已经走了三步半,并且似乎正在向第四步努力。可惜,您需要明白,土豪永远只会徘徊在这里,因为那绝非他们的本愿或本我。

教父自己也无法做到第四步,只能重复着一二三三二一。

假如富豪是您永远听不到传闻的人物,消失在现实和历史长河中,您仅能从一些传闻的只言片语中,隐约发现他们的存在,那么恭喜您:您其实距离富豪很近,近到触手可及。您所接触的每一枚英镑、每一颗钻石、每一克黄金、每一桶原油,虽然标注着不同的商标,其实都是从他们脚下流出财富——那些仅仅是一组他们管家笔记本上的数字而已。

从古至今,富豪在任何古老的国度都始终存在,民族间的争斗影响不了他们,国家间的战争只是他们棋盘上的棋子。

细思极恐——

写到这里,忽然觉得没必要再写下去了,因为聪明人早已经知道贵族是谁在哪里。一个家族的传承、姓氏的延续、传统的保留,既优雅又血腥,既平凡又残忍。

富豪们建立了豪门,但是不敢触动真正的贵族。或者说,贵族自始至终与富豪就不在一个频道上。法国大革命杀死了一群所谓的“贵族”,但是真正贵族在法国从来没有受到伤害,二战期间烽烟四起,但是从国内到国外,那些尊贵的姓氏依旧挺立在权利之巅。

贵族,优雅地活在现实里,头上的光环从未褪色——根本不在乎什么财富密码,那是人世间仅存的天使……

延伸阅读:《伊顿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