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宋应星跨越300多年的握手,看到这一幕你有什么想说的?
袁隆平宋应星跨越300多年的握手,看到这一幕我第一个想说的是宋应星,是明朝著名的科学家,即使生在明末清初,宋应星宋应星最后有没有留过辫子也是不好说的,直接以辫子的形象面对观众,我觉得有待商榷。
一、袁隆平:
说起袁隆平,中国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他是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对研究和发展杂交水稻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世人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把一生都用在了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上,不仅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还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多次奔赴周边国家,为这些国家传授杂交水稻技术,用来帮助这些国家的人民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 。为我国粮食发展,农业发展以及世界的粮食安全供给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是每个国家都可以像我们国家这样,人民衣食无忧了,在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国家因为缺衣少食的,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可以说每获得一次突破,对世界来说都是福音。
二、宋应星:
宋应星生于明末清初,是明朝著名的科学家,写过很多著作,而且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保留下来的著作有《天工开物》、《野议》、《思怜诗》、《论气》和《谈天》。 其中这本叫《天工开物》的书,被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甚至达尔文都看过。《天工开物》是不是很眼熟,你如果学过历史,就一定在历史课本上看到过这本书。
《天工开物》全书分为3卷18篇,宋应星把中国出现过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知识,做了系统性的总结和概括,使这些知识有条理,为了让这些知识能够流传下去,他把这些知识辑录成书。这本书就是《天工开物》。书里包括的知识那是相当之多,书中囊括了农业、手工业的知识,如机械、陶瓷、烛、纸、火药、兵器、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等的生产技术。此外还有水稻生产的全过程的详细记载。
此外,宋应星还是第一个对锌和铜锌合金进行科学论诉述的科学家,他提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第一次记载了这种金属的冶炼方法。这个可以说是我国在冶炼史上的重要成就,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世界上唯一的大规模对锌进行冶炼的国家。宋应星记载的用金属锌代替锌化合物)炼制黄铜的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用铜和锌两种金属直接熔融而得黄铜的最早记录。 宋应星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上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就。
三、我的想法:
宋应星和袁隆平跨越时空的握手,我第一个在想,如果宋应星生活在现在,那么他一定是一位比在他那个年代更出色的科学家,两个时代的科学家完成了握手,我觉得这更像是中华民族在科技史上的一种延续,一种传承。相信在这种传承之下,我们的国家可以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