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我们为理想而奋进的过程,其意义远大于未知的结果。祝你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成功!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3分)

 1、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

 当之无 家 户晓 妇 皆知 为人知

 人注目 而不舍 义愤填 可歌可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让人目瞪口呆。

 B.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

 C.抓好禁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经典积累与识记。(***5分)

 ?(1) ,关山度若飞?,让我们领略了木兰战场生涯的壮烈;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同住山中,体验?山际见来烟,(2)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1000多年的王维?独坐幽篁里,(3) ?的琴声与长啸,聆听刘文房在暮色中?(4) ,杳杳钟声晚?的钟声;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度思乡之夜,耳畔是?(5)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6) 。?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的深深怀念;我们陪宋诗人赵师秀坐在孤灯下度过?(7) ,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寂寞时光。(8)士别三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9)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蕴含诗人因多病无所作为的忧伤情怀的两句是 ,

 。

 4、综合实践训练。(2分)

 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

 例:?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仿写:

 二、阅读题(47分)

 (一)欣赏古诗(4分)

 (甲)乡 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

 5、?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2分)

 6、.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二)社戏(选段)(11分)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 )(摇 荡 点 撑)开船,在桥石上一( )(碰击 磕 撞),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7、文段中两处空白处依次填___ ___、___ ___。(2分)

 8、选文的第二段写了看戏途中的景物,请摘出相关的句子:(2分)

 所见:

 所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9、?但我还以为船慢?一句衬托了?我? _____ ____的心情。(1分)

 10、作者巧用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文段中?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与下文______ _______照应。(1分)

 11、选文的前三段中各有一句写?我?的心理活动,请从下面选出一个适合?我?心理的词语填在横线上:(3分)

 第一处:_________(活泼 轻松 沉重 平静)

 第二处:_________(急切 焦虑 兴奋 无所谓)

 第三处:_________(惘然 陶醉 平静 激动)

 12、用一句话概括这几段文字所写的内容。(2分)

 (三)古文赏析(14分)

 孙 权 劝 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诫 子 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3、《孙权劝学》的内容是 : (2分)

 诸葛亮写《诫子书》的用意是: (2分)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治经: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刮目相待:

 ③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俭以养德:

 ④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精: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6、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2分)

 (四)现代文阅读(14分)

 住33号那会儿,左邻32号是个老人。

 老人一生相当( ),( )不幸都降临到他的头上。年轻时由于战乱几乎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一条腿也丢在空袭中;?“”?,妻子经受不了无休止的折磨,最终和他划清( ),远他而去,不久,和他( )的儿子又丧生于车祸。

 可是在我的印象之中,老人一直矍铄爽朗而又随和,我终于不揣冒昧地问:

 ?您经受了那么多苦难和不幸,可是为什么看不出有伤怀?①

 老人无言地将我看了很久,然后,将一片树叶举到我的眼前:

 ?你瞧,它像什么?②

 这是一片黄中透绿的叶子。这个时候正是深秋。我想这也许是白杨树叶,而至于像什么?

 ?你能说它不像一颗心吗?③或者说就是一颗心。?

 这是真的,是十分肖似心脏的形状。我的心为之轻轻一颤。

 ?再看看它上面都有些什么?④

 老人将树叶更近地向我凑凑。我清楚地看到,那上面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孔洞,就像天空里的星月一样。

 老人收回树叶,放到了掌中,用那厚重而舒缓的声音说:?它在春风中绽出,阳光中长大。从冰雪甫融到寒冷的秋末,它走过了自己的一生。这其间,它经受了虫咬石击,以致千孔百疮,可是它并没有凋零。它之所以享尽天年,完全是因为对阳光、泥土、雨露充满了热爱,对自己的生命充满了热爱。相比之下,那些打击又算得了什么呢?⑤

 老人最后将叶子放到了我的小书桌上,他说:?这答案交给你啦,这实在是一部历史,然而更是一部哲学啊。?

 如今我仍完好无损地保存着这片树叶,每当我在人生际遇中突遭打击的时候,我总能从它那里吸收足够的冷静和力量,不论在怎样的艰难之中,总能保持一份乐观向上的精神。

 17、若给短文补加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乐观向上 B.特殊的树叶 C.老人

 D.老人和树叶 E.一片珍贵的树叶 F.我和老人

 18、第二段空白处依次应填充的一组词语,正确的是( )(2分)

 A.坎坷 多种 界线 相依为命

 B.坎坷 各种 界限 相依为命

 C.曲折 很多 界限 朝夕相处

 D.悲惨 多种 界线 朝夕相处

 19.根据语境,写出第三段加粗词语的含义。(2分)

 矍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冒昧: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0、简答:文中画?________?句把树叶比做心的用意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1、文中标序号的①~⑤个问句中,________是设问,________是反问。

 (只填序号)(2分)

 22、请你谈谈对选文中画?________?句深刻含义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3、请为文章重新开头,使其变成倒叙的顺序。(20字以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五)名著阅读(4分)

 ①冬天春来,分家了。雅可夫舅舅分在了城里,米哈伊尔分到了河对岸。

 ②姥爷在波列沃伊大街上买了一所很有意思的大宅子:楼下是酒馆,上面有阁楼,后花园外是一个山谷,到处都是柳树枝条。?看见了没有,这可都是好鞭子!?姥爷边走边说,踩着融化的雪,指着树条子,他狡黠地眨了眨眼睛:?很快就要教你认字了,到那个时候,鞭子就更有用了。?

 ③这个宅子里到处都住满了房客,姥爷只给自己在楼上留了一间,姥姥和我则住在顶楼上。顶楼的窗户朝着大街,每逢节日蔌平常日子的夜晚,都可以看见成群的醉汉们从酒馆里走出去,东摇西晃的,乱喊乱叫。有时候他们是让人家从洒馆里扔出来的,他们在地上打个滚儿,又爬起来往洒馆里挤。哗啦,吱扭,嘎吧吧,?哎哟?一阵乱七八糟的响声陡起,他们开始打架了!站在楼上的窗户前看这一切,是那么好玩儿!

 ④每天一大早,姥爷就到两个儿的染坊去转转,打个帮手。晚上回来,他总是又累又气的样子。姥姥在家作饭、逢衣服、在花园里种种地,每天都忙得团团转。她吸着鼻烟儿,津津有味儿地打上几个喷嚏,擦擦脸上的汗,说:?噢,感谢圣母,一切都变得如此美好了!?阿廖沙,找的宝贝,咱们过得多么安宁啊!?

 ⑤安宁?我一点也没觉着有什么安宁,!一天到晚,房客们在院子里乱哄哄地来来往往,邻居的女人们经常跑过来,说这个说那个,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总有人喊:?阿库琳娜?伊凡诺芙娜!?

 ⑥阿库琳娜?伊凡诺芙娜对谁都是那么和蔼可亲,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每一个人。

 24、.根据文段中内容判断,本文选自名著《 》,作者是( )。(2分)

 25、?看见了没有,这可都是好鞭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说明了姥爷的什么性格特点?(2分)

 三、作文题(40分)

 同学们,丰富多彩的一个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了,请回忆你的生活,在这个学期里,你收获了什么?是幸福、坚强、感动,还是......,请以?这个学期,我收获了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注意:运用适当的描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3分)

 1、(4分)愧 喻 孺 鲜 引 锲 膺 泣

 2、(2分)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3、(5分)经典积累与识记。

 (1) 万里赴戎机

 (2) 竹中窥落日

 (3) 弹琴复长啸

 (4)苍苍竹林寺

 (5) 谁家玉笛暗飞声

 (6) 双袖龙钟泪不干

 (7) 有约不来过夜半

 (8)即更刮目相待

 (9)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2分)综合实践训练。略

 二、阅读题(47分)

 5、(2分)坟墓、海峡

 6、(2分)C

 7、(2分)点;磕。

 8、(2分)所见: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写一处即可)所闻: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9、(1分)急切

 10、(1分)两岸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11、(3分)轻松;急切;陶醉

 12、(2分)?我?在看社戏途中的所见所闻。

 13、(4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有惊人长进的故事。 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14、(4分)①研究儒家经典 ②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③用简朴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④振奋精神

 15、(4分)①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②学习必须身心宁静,才智必须经过学习,不学习就不能使自己的才学广博起来,没有志向就不能使自己的学识有所成就。

 16、(2分)本题可以从志向、目标、修养、养德等其中一个方面谈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教育

 17、(2分)D

 18、(2分)B

 19、(2分)?矍铄?: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样子。

 冒昧: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做谦词)。

 20、(2分)树叶的千孔百疮与老人一生的坎坷不幸,树叶的享尽天年与老人精神的矍铄、爽朗何其相似,既是以物喻人,又为后面写人作铺垫。

 21、(2分)①②④,③⑤

 22、(2分)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警示后人:树叶的享尽天年与热爱生命的乐观向上的精神何等可贵!坎坷与平坦,不幸与万幸总是相对而言的,树叶千孔百疮尚能享尽天年,我们在坎坷、不幸、艰难面前为何不能直面人生、乐观向上呢?

 23、(2分)我一直完好无损地珍藏着一片树叶,那是?(抓侧叙形式)

 24、(2分)童年 高尔基新课标第一网

 25、(2分)这些柳树枝可以用抽打你的,又方便又好用。说明姥爷生性粗暴,爱打人,一点也不疼惜自己的外孙阿廖沙。

 项 目 评 分 细 则

 基

 础

 分 一类文

 (32-40分) 思想健康,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谋篇布局合理,语言顺畅,符合文体要求。

 二类文

 (24-31分) 思想健康,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感情真实,内容比较充实,层次比较清晰,语言通顺,有少量语病,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三类文

 (0-23分) 思想健康,偏离题意,中心不够明确,内容比较空泛;条理不够清晰,语病较多;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文体有杂糅。

 创

 新

 分 (1?10分) 思想深刻 构思新颖 语言生动

 ⑴见解新颖⑵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⑶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⑷材料丰富 ⑸构思精巧⑹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⑺形象丰满⑻有个性 ⑼词语丰富⑽句式灵活⑾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⑿文句有意蕴

 加

 分 书写

 (1?5分)

 减

 分 无题目 扣2分。

 错别字、标点 每字扣1分,最多扣5分。错别字重复的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