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城市的故事?贝尔梅霍·DC短篇小说

对我来说,一年一度的“6.18”就是欧美购物节。期间我从四本好看的书入手:新出的52本《蝙蝠侠7:最后的游戏》,这是对* *(后来)的例行纪念,另外三本书已经实现了一个小目标——收藏DC画家李·贝尔梅霍(Lee Bermejo)的中文作品。

李·贝尔梅霍高度写实的画风,在浩瀚的美中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再加上无一例外的短独立作品,相对容易引入坑。作为一名职业画家,贝尔梅霍主要创作封面,出道25年仅在一册中发表了6篇短篇小说,其中5篇与编剧布莱恩·阿扎雷洛(Bryan Azarello)合作。他的合作处女作《蝙蝠侠/死亡爆裂》和非合作处女作《蝙蝠侠:圣诞颂歌》还没有被引进中文。

本文标题中的“三个城市”指的是高谭市、大都会和纽约,分别是DC著名IP蝙蝠侠、超人和守望者的故事发生地(注:前两个城市是虚构的,但实际上也暗指纽约)。Bermejo用了四个短篇小说,卢瑟,小丑,罗夏和诅咒,跨越三个系列。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是短篇独立作品,但人物故事植根于已经开发了几十年的大IP,所以阅读门槛并没有日漫的短篇小说低。我的建议是,你可以通过提前观看几部DC电影来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首先是“卢瑟——钢铁之躯”

这本书写于2005年,以超人的死敌莱克斯·卢瑟为主角。作为大都市最富有的人,卢瑟认为超人是对人类的潜在威胁。他先是提供氪石,说服蝙蝠侠挑战超人,然后把人形机械超女“希望”做成武器。

2016年,DC电影《蝙蝠侠大战超人》在剧情上就是根据这本书改编的,但不同的是,蝙蝠侠是反超车言论的始作俑者,卢瑟是一个疯狂偏执的神经病,似乎有意模仿小丑(超英电影中,反角度的设定经常参考这个模板)。这本书里的卢瑟仪表堂堂,稳重睿智。

另一方面,为了追求真相,卢瑟会安排他的手下秘密作恶,然后掩盖起来,不留痕迹。

卢瑟和布鲁斯·韦恩是生意伙伴。同时,他知道蝙蝠侠的真实身份,但并没有说清楚。

把氪石给布鲁斯·韦恩不仅交换了技术,还促成了蝙蝠超级大战。

总的来说,卢瑟在作品中的形象是善恶兼备的,丰满很多,而超人则沦为工具人。

第二,“小丑”

同样以著名反派为主角,在2008年创作了小丑。故事由哥谭市一个叫强尼的人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他的身份是小丑的新兵。

书中的小丑形象很大程度上借用了同年的电影《黑暗骑士》。

可能受限于第一人称视角,本书中小丑的邪恶大多体现在他的冷血和残忍上,与电影相比,缺少可怕的邪恶控制和压迫。

除了小丑,双面人、企鹅角色、谜语人、鳄鱼人等经典反派悉数登场。

作为最重要的人物,蝙蝠侠压轴出场,与桥上的小丑展开肉搏战。两人同时呈现了蝙蝠侠面具为何露出下巴的经典对话。

故事以一个人在蝙蝠侠和小丑的激战中倒在桥下结束,但实际上留下了悬念。

三、《守望者前传-罗夏》

阿兰·穆尔创作的《守望者》是历史上第一部获得雨果奖(可视为科幻小说界的诺贝尔奖)的漫画。但是,它古老的画风可能会让一些读者望而却步。2009年,《观影者》让这部杰作更受欢迎,也形成了DC电影继《黑暗骑士》之后的又一个高峰。

2013年,贝尔梅乔和编剧合作完成了《守望者前传——罗夏》,罗夏延续了影片中的形象和性格。

与守望者的其他成员相比,罗夏在诚实和坦率方面是最公正的,但他的个人故事相对简单,缺乏人物的弧线。这种与生俱来的弱点在这部前传漫画中也有所体现,它讲述了一个简单的纽约二元对立的故事,而贝尔梅霍的绘画力量更加突出。

四、《蝙蝠侠:诅咒》

创建于2019,中文版在绑定方面有所升级。与之前的平装相比,不仅升级为精装,还增加了PVC外封。

作为一个平行世界的蝙蝠侠独立故事,这本书也是小丑的续集,从蝙蝠侠和小丑在高谭桥上打斗,一个人掉下桥开始。

除了强尼和小丑,还有导演戈登和托马斯·韦恩,而康斯坦丁、女巫、幽灵和沼泽之事也是重要角色。故事围绕蝙蝠侠的回忆和梦境展开,情节复杂奇幻。

作为蝙蝠侠的经典元素,“不杀”原则也是故事的重点之一。

这本书最大的戏份就是蝙蝠侠和结尾小丑的生死悬疑。

最后说个题外话:第一,作为世界上书价最低的国家,以上四本全彩名著,中文200元左右就能拿下,怎么能让人不爱呢?二、美国引进临近,我还是很期待中国版的《蝙蝠侠圣诞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