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危害一方,让人毛骨悚然的“刨锛儿”到底有多可怕?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什么是刨锛儿?这是东北方言,其实是一种瓦工的锤子。
这种锤子一头是平的,一头是尖的的。
所谓刨锛帮,指的是90年代在东北横行一时的多个打闷棍团伙。
刨锛其实就是打闷棍。
打闷棍大家都应该知道,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了这种犯罪形式。
也就是拿一根木棍,趁着对方不注意,一棍子打在后脑上,将其打晕,随后将这个受害者的财物洗劫一空。
打闷棍犯罪有几个特点,
第一是很隐蔽。比较有经验的罪犯,在打闷棍之前是不会随便拿出棍子的,受害者往往是被打晕以后,才知道被袭击了;
第二是可以不分昼夜的袭击。因为打闷棍是偷袭,即便在大白天也可以袭击,反正一棍子就倒了,对方难以反抗,双方也不会打照面(一般袭击者都会低着头,故意),不怕被他看到。其他作案无论是盗窃还是抢劫,主要是在夜晚作案。
第三是受害者难以防备。打闷棍是偷袭,任何是李小龙还是泰森,也是一棍子就倒,防不胜防,毕竟谁的脑袋后面也没有眼睛。
第四是收获较多。一般受害者被打闷棍以后,直接晕过去,甚至的财物肯定被洗劫一空,有时候连值钱的衣服和皮鞋都会被拿走。
第五就是没技术含量。盗窃江湖黑话叫做扒活,这是技术活,无论是偷钱包还是入室盗窃,都不是什么人能够做的。拦路抢劫其实也不容易,因为这是重罪,一般要看准了目标动手,抢少了对不起自己。而且面对面抢劫,受害者很可能会反抗。90年代东北很多男人都带着武器,大家打斗一下还不知道谁死谁活。
而打闷棍没技术含量,对着后脑猛击就行了,谁都能干。
但是,打闷棍其实有着极大的 社会 危害。
为啥?因为青天白日都能作案,就算国家武术冠军也防不胜防。
而且打闷棍打的是人体脆弱的后脑,出手稍重,或者身体较弱(妇女、未成年人、老人)一棍子就能打死。
而东北刨锛帮就更狠,因为用的还不是木棍或者铁棍,而是刨锛。这玩意砸到人的后脑,出手略重一些,不死也是残疾。
90年代期间,尤其是下岗潮以后,大量工人失业没工作,而进城农民也被波及找不到工作。
因此,东北各地都出现刨锛帮。这些人有几十人的团伙,也有单打独斗的独狼作案。
仅仅长春一地,就有1995年刨锛帮陈立武团伙,作案34起,打死3人,打残20多人,残疾的有的是直接变成植物人,有的重残卧床,半身不遂都算是运气好的。
1997年刨锛帮阎文江团伙,作案几十起,打死的就有11人,其中包括一名巡逻民警。
当时东北各省都有刨锛帮,这些家伙极为嚣张,甚至流窜到北京作案,也是作案几十起后两个歹徒才被抓住。
但东北刨锛帮持续了很多年。
比如 2005年辽阳刨锛帮郭明单独作案被捕落网,几年作案13起、造成3人死亡。
2007年沈阳刨锛帮高宏伟被捕落网,***作案27起,导致4名被害人死亡、多名被害人受重伤,也是“2007年辽宁省一号公案”挂牌督办。
九十年代黑龙江那一带用它做案,杀人,伤人的多。
那个锤子直接往脑门上一锤子,然后抢东西,东北人管脑门叫锛儿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