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历史上的高官有哪些
忠州,总是让人魂牵梦绕,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尽管它在当今时代只是一个县,而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比起不少地级市区却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人之丰”。有据为证—— 2006年,忠县跻身66个“中国文化旅游大县”之列。只要知道全国有2000多个县,就知道忠县文化的分量了。
今天单说与忠州有关的人。说人就说名人。说漏的欢迎补正。
与忠州相关的名人最早的或许应该算治水的大禹了。东溪镇一些岁数大的老年人说,很多年前,翠屏山有一座不大不小的禹庙,是当地人用来纪念在这里治水做过短暂停留的大禹的。禹时期是夏朝的开端,历史上为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传说是存在的,真假只有“鬼”知道。禹的出生地据说是在汶川,他一路顺小江进大江治水并非不可能。至今钟溪口有老者还记得一句谚语:“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走钟溪口。”说的是,淹没前的中坝子附近行船很危险,每当三月三、九月九,这一带就有大旋涡,吞没行船。当然,禹时代的船相比现在来,肯定是不大的。但在他们那个时代,也不是小的。特别是群众安全,责任如山。所以,大禹在忠县治过水,我们相信比不相信有价值些。何况我们多少有些人证物证,比起有些旅游地把说什么也不像的山说成是猴山还是要“诚实”得多。
忠州名人之丰,在于名人史之不断档。
战国时期,忠县就出了赫赫有名的断头将军——巴蔓子。那时巴国内乱,请楚国派兵帮助平息,并许诺楚国包括忠州在内的三座城池为酬。内乱平息,楚国派使臣索城。守土临江城(今忠县)的巴蔓子对楚国使臣说:“借楚之灵,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可将吾头往谢,城不可得也!”言毕,刎颈自尽,满座大惊。
使臣无奈,捧蔓子将军头颅归。楚王唏嘘:“吾得臣如巴蔓子,用城何为?”遂以上卿之礼葬其头颅;巴国也以上卿之礼葬其身于今重庆市七星岗。
巴蔓子,是巴人精神的化身,为大义凛然、救国救民的楷模。可以说,巴蔓子是忠州人笃诚笃信的集中体现。而其之后的历史长河中,“忠义”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忠州人。
物转星移,若干年以后,巴蔓子的精神感染了另一位忠州人——严颜。
东汉末年,严颜出生于巴郡临江(今忠县)。东汉建安16年(211)刘备取益州,派张飞攻打江州,严颜死守其土,张飞施计引严颜夜出袭营。城破被俘,他站立不跪。张飞喝问:“你为何不降?”严颜回答道:“是你们不守信义,侵夺我州。我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张飞大怒,喝令将严颜斩首。严颜面不改色,说道:“砍头就砍头,还发什么怒呢!”张飞被其无畏精神所动,便释放了严颜,并将其引为宾客。东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刘璋兵败失益州,严颜闻讯后自刎于守土。唐贞观八年(634),朝廷谥严颜为“壮烈将军”,并追封严颜为忠州刺史。后来,忠州人为了纪念他,将其出生地取名将军溪,即现在的乌杨镇将军村。县城有严颜路、严颜桥、严颜碑等。
三国时期,东吴出了一名大将——甘宁,就是而今东溪镇甘家田人。据《三国志》记载:甘宁颇读诸子,行侠仗义,20余岁投奔刘表、黄祖,不见进用,于是投奔吴国,周瑜、吕蒙***同向孙权推荐他,颇受重用。屡立战功,大败黄祖,随周瑜攻曹操于乌林,攻曹仁于南郡,升为西陵太守。207年升为折冲将军。甘宁敬贤士、重信义、轻钱财,深得部下爱戴。215年,甘宁帮助孙权攻打合肥,大战张辽,选100名精兵强将,夜晚突袭曹营,取回首级数十个,被誉为“江表虎臣”,深受孙权器重。如今想来,在那个混乱的时期,甘宁还真有点“良禽择木而栖”的味道。
忠州之人杰,不仅有武将,同样还有文官。
晋朝时期,东溪文家溪出了一名文人叫文立。文立蜀汉时游于太学,博览群书,官至尚书。晋武帝泰始二年(266)拜济阴太守,后来入朝中给太子当老师。上书请求晋武帝叙用诸葛亮、蒋琬、费祎等人的子孙,以慰藉巴蜀人之心,倾吴国人之望。泰始10年(274)转任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劝过失,以备顾问。并拟典章奏诏,常参与机要。后升为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咸宁末年(279)病故,朝廷派人送柩回乡厚葬。
唐代的忠州,被贬至此为官者众多。名相刘晏,是中国历史上“十大理财家”之一,曾主要负责国家的经济工作。历任京兆尹、户部侍郎兼度支使、铸钱使、转运使、宰相等职。他体察民情,宽惠为政,平敛赈救,发展农业,改革漕运,整顿盐务,实行常平仓制度以调剂粮食、平衡物价,注重商品经济和养民,建立高效率的管理体系。后因奸臣杨炎陷害,780年正月被贬为忠州刺史,半年后,奸臣假传圣旨赐死。抄家时,“仅书籍两车,米麦数斗而已。”刘晏长期主持全国经济,每年过手的钱物何止亿万?杨炎原以为通过抄家可以揭出刘晏腐败的问题,没想到反倒证明刘晏是个清官。刘晏屈死,全国震动。
出生于浙江嘉兴的陆贽,也与忠州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生命中的最后10年就是在忠州度过的。陆贽18岁时就中了进士,20岁开始进入政治场,39岁开始担任宰相辅佐帝王。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他一生忧国忧民,直言敢谏。不幸的是,后来由于奸臣裴延龄陷害,42岁时从宰相的高位一下贬为忠州别驾——一个比县官还小的官职。
陆贽不因个人的沉沦而颓废,他在翠屏山上凿洞读书,继续研究学问,仁心自守,保持着自己的节操。时值忠州瘟疫流行,百姓呻吟,陆贽搜集医方50卷以解民间疾苦。唐顺宗即位后下诏召还陆贽,诏书未到陆贽已经病逝。唐顺宗追赐陆贽谥号为“宣”,葬于忠州南岸翠屏山,现存有陆公墓。
陆贽的学识和品德风范,深受后人称赞。他的道德文章不仅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整个东方。在日本,1000多年来,陆贽一直受到顶礼膜拜,历代天皇都把陆贽的文章作为必读的经典,把陆贽尊为“圣哲中的圣哲”。1997年8月15 日,日本东洋文化振兴会会长鬼头有一教授不远万里专程前来寻访陆贽的遗踪,当他在烈日下找到了残缺的陆贽墓碑后,激动得一头跪了下去。第二年春天,鬼头有一教授率领一个由33位日本学者组成的访华团,冒着潇潇春雨再次来到翠屏山,在新落成的陆贽墓前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他们在墓前摆上特地从日本带来的供品,全体肃立,由鬼头有一教授朗声诵读《祭陆宣公文》,然后列队依次到墓前跪拜敬酒,一杯又一杯的酒浇湿了墓前的石坝。
然而“金无赤足,人无完人。”陆贽在位时,也曾偏听偏信,认为太常博士李吉甫结伙营私,便把他贬到明州(浙江宁波)做员外长史。不久,陆贽却被奸臣所害罢相,被贬到了忠州当别驾。后任的宰相明知李、陆有如此私怨,便玩弄权术,特意提拔李吉甫为忠州刺史,让他去当陆贽的顶头上司,意在借刀杀人,通过李吉甫之手除掉陆贽。不想李吉甫不记旧怨,反而礼待陆贽,因此六年不徙官。而今忠州大多市民不曾想到,被传为千古佳话“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典故,原来出自忠州官员。
忠县人文历史不但有以保家卫国的英雄而传世,而且还有一些光耀史册的大诗人于此助辉。位于忠州镇城西的白公祠,就是为纪念唐代大诗人、忠州刺史白居易而建的祠堂。白居易,官至翰林学士,太子左赞善大夫,他有开明的政治态度,在他的诗文中尖锐地揭露和抨击官僚的荒淫、腐败,因而遭到打击和排斥,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被贬任忠州刺史。
在忠州任职两年期间,白居易简政安民,植树修路。他在城郊东坡土质肥沃之地,遍植花树,在城东严颜桥河边遍种柳树,在城西鸣玉溪畔植木莲树,在城西南种荔枝。(有传北宋大词人苏轼后来到忠州,专程参观了东坡花树林,出于对白居易的崇拜,便改号为“东坡居士”。)白居易为忠州百姓办了许多好事、实事,他宽刊均税,鼓励农桑,身先躬行、与民同苦乐,他创制的“香山蜜饼”成为忠州传统名点。在忠州任职期间,写下了百多首诗、词,其中《荔枝图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唯一描写荔枝的专文。忠州人民崇敬他,把他同刘晏、陆贽、李吉甫并称为“四贤”,在宋代修建了“四贤阁”以纪念。
除白居易外,唐代大诗人杜甫、元稹也于此驻足留诗,宋代大诗人陆游、苏轼、苏辙都有诗迹传承下来,当然文人墨客以及官员在途旅长江中,大多数会来忠州怀古,以凭吊忠县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登巴子台,观严颜碑,赡仰白公词,观东坡花树林。明人姚夔有诗曰:“人生一死终难免,落得忠州骨也香”,由此可见历史上的许多过客们都十分看重忠州这块神奇的土地。
忠州自古忠臣良将辈出。明朝天启五年(1625年),忠州人高倬中进士。任浙江德清知县。崇祯4年(1631)征授御史。大理右寺副,南京太仆卿,1644年提升右佥都御史。同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福王在南京称帝,拜高倬为工部右侍郎。1645年任刑部尚书,5月清兵攻破南京,高倬痛骂福王昏聩、群臣腐败造成亡国之灾,仰天捶胸,自缢殉国。
出生于忠州的侠女秦良玉,是中国古代史上唯一列传的女将军。明神宗万历元年,秦良玉出生在忠州城西秦家坝,这里山环水绕,地势雄奇,风光峻秀,是秦家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父亲秦葵饱读诗书,见多识广,算得上是一方名士,育有三男一女,良玉居于第三,上有哥哥秦邦屏,秦邦翰,下有弟弟秦民屏。
秦良玉是家中唯一的女孩,从小生得如花似玉,聪慧伶俐,深受父母宠爱。父亲不仅教良玉诗书字画,还从小训练她舞枪弄棒、骑马射箭。良玉与兄弟们一起长大,不但诗书造诣上倍出于兄弟,就是论起武功,也决不会输给他们,父亲常夸她是一个奇女子。
秦良玉24岁时,嫁给了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为妻,训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白杆兵”。1599年,秦良玉与丈夫一起率兵平乱,丈夫战死,秦良玉代领其职。她曾派出族人救援沈阳抗击后金,被明熹宗封为二品夫人、充总兵官。更曾亲率3000精兵北上,镇守山海关。受到崇祯帝优诏褒美并封为一品夫人,加封少保、挂镇东将军印。清军入关南下,她坚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晋封太保兼太子太保、忠州侯。去世后谥号“忠贞”。其兄秦邦屏、邦翰,弟民屏,侄翼明、拱明、祚明、佐明分别做官至总兵、副总兵,其中五人为国捐躯,其子马祥麟和儿媳张凤仪也战死沙场。真可谓“秦氏八将,满门忠烈”。
忠州历史上,不乏文人骚客,清代诗人李士棻,曾经名震海内外。少年李士棻家住忠州镇鸣玉溪,13岁能作诗,1850年赴京会考以第一名及第,受到曾国藩的奖赏,赠诗赞他“太白醉魂今尚存”、“时吟大句动乾坤”,一时名震京师,曾国藩纳其为幕僚,并亲自书写两副巨作赠与李士棻。李士棻后来出任彭泽、临川等四县知县,弃官后寓居上海、南昌。著有《天瘦阁诗半》6卷收诗1066首。
在近现代,中国积弱日甚,外侮内患,民不聊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也造就了不少志士仁人。现拔山镇金家河尔塬金家大院人金少穆,青年时留学日本,与孙中山同学。两人关系密切,十分友好。后孙中山组织同盟会,金少穆大力支持并加入同盟会,全身心投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辛亥革命发起领导人之一。
民国三年(1914年)孙中山致电金少穆,请他再赴日本一起讨论救国救民大事。金少穆约好同在日本留学回国探亲的马仁庵一起赴日,并带了不少现洋以供革命活动之需。不想船至奉节,金少穆突患急症,经医治无效,不幸逝世。孙中山得知这一噩耗,十分悲痛,题写挽联一副:“天不许再到东京生还忠郡,君岂忍远离西蜀死在夔门。”金少穆英年早逝,尚未婚配无子息。但他的民主主义思想和追求光明,献身革命的精神影响全家子侄多人。十几个侄儿都相继走上革命道路。其中最有名的是金泣儒、金继尧、金焕若,他们都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党员。
忠州镇人吴恩洪,清光绪四年(1878)生于忠州名门望族。二十世纪初,不少有志之士相继出国寻求救国之道,吴恩洪也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法政大学。1905年,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东京将兴中会、日知会、光复会等革命组织改组为中国同盟会。胸怀救国之志的吴恩洪成为最早的同盟会员之一。
1910年,吴恩洪回到忠州,组织同盟会员于宣统三年十月五日起义,被推举为忠县临时军政府总理,后就任辛亥革命后万县第一任知县、重庆府知府、巴县首任县知事。曾参加护国讨袁,1920年9月18日,暴卒于万赴渝的外轮中。
花桥镇人沈芷人,1918年9月与邓小平同船赴法国留学,并与邓小平、李富春、聂荣臻等人同窗,获机械学博士和化工硕士、比利时电机硕士等学位,通晓英、法、德、拉丁等4种语言。回国后创办重庆第一个无线电台,任刘湘兵工厂总工程师,为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1941年创办忠州大道中学(拔山中学)。1948年侨居马来西亚沙巴州,大办实业,被誉为“开发沙巴州的巨人”。
后来,沈芷人之子沈联涛,遗传其父聪慧的秉性,成为香港证监会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国际资本市场知名专家。
同是花桥镇的余永藻,1921年考入北京中国大学,1923年加入中国***产党,历任中国大学党支书、北京九区区委委员、***青团北京市委负责人。1927年,他同中***中央政治局委员、北方局书记王荷波等从武汉返京,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准备武装暴动。10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忠贞不屈,说:“要杀就杀,怕死不是***产党员。”11月11日,余永藻与王荷波、吴可等18位北京市党团组织重要负责人集体殉难。1949年12月,周恩来总理亲临主祭,将十八烈士忠骨移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三汇镇泰来人罗广文,1925年东渡日本,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29年回国。历任黄埔军校教官,98师少将师长、18军军长。抗战时期参加淞沪抗战、武汉会战、宜昌保卫战、鄂西大战、常德会战,多次负伤。1947年任国民党4兵团中将司令,108军中将军长,1949年兼任川鄂绥靖公署副主任,15兵团司令。同年12月率部在成都郫县起义,促进川康和平解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54年12月当选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3月任山东省林业厅厅长。
罗广文同父异母的弟弟罗广斌,1948年经江竹筠介绍加入中国***产党,被组织派往成都对其兄长罗广文做统战工作,8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关入白公馆,1949年“11·27”大屠杀中突围脱险。建国后历任***青团重庆市委统战部长,市青联副主席。1961年与杨益言合著长篇小说《红岩》。已63次印刷达360万册,成为教育中国一代人的红色经典。
石宝镇人吴毅,1925年加入中国***产党,任中***两广区委书记陈延年的秘书,1927年4月任广州市委第一书记,11月任广州起义总指挥部秘书,协助张太雷、周文雍,参与领导广州起义。1928年4月任广东省委常委兼广州市委书记,8月不幸被捕牺牲,终年21岁。老一辈革命家陆定一在《纪念吴毅同志》中称赞“他是个忠诚而极有才能的党的干部”、“是忠县人民的光荣。”
在忠县众多革命人士中,还出了一名女革命家秦德君。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冯玉祥尊称她为“秦良玉第二”。1919年,秦德君到成都求学,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在吴玉章、李大钊领导下创办上海平民女校,1923年经邓中夏介绍加入中国***产党,北伐时期与邓小平等在冯玉祥部工作。大革命失败后,与茅盾同船东渡日本,成为茅盾的红颜知己,被茅盾称为“北欧命运女神”。1930年回国任刘湘司令部参议官,抗战后任民盟中央常委。建国后任2—7届全国政协委员,文革中受江青迫害关进北京秦城监狱8年,平反后撰写出版回忆录《火凤凰》,为海内外珍藏。
新中国成立后,忠县涌现了不少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新立镇人黄万波,就是一名古人类学家,“巫山人”的发现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巫山龙骨坡古人类研究所所长。1950年由现在的拔山中学考入长春地质学院,1954年毕业后,一直在中国科学院从事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参与或主持全国多处古遗址发掘,科研成果累累,其中“巫山人”的发现是中国和整个世界人类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不仅填补了我国200万年前人类演化的空白,而且为研究整个亚洲人类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提出“长江大三峡是人类演化的摇篮”这一全新课题。
官坝镇人方文培,1921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生物系,结业后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1934年考入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所深造,1937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归国任四川大学生物系教授,直至去世。曾任中国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百科全书编辑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等职。还是荷兰皇家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2年以来,发表植物学专著8部、论文50多篇,发现植物新种100余种,其中由他命名的有40多种,是世界上公认的槭树科、杜鹃花科专家。
现已90高龄的文学家马识途,1915年1月出生于今涂井乡一书香门弟。1938年加入中国***产党,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马识途现任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四川省“作协”主席职务,享受省长级待遇。作为革命家与文学家双重身份的马识途,16岁便负笈出峡寻求救国之道,游学于京沪宁,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冒着生命危险在“国统区”从事地下工作。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和抗日战争,领导了昆明“一二·一”运动,与胡绳同志一起创办了《大众报》。
马识途又是一位杰出的作家。自1935年起至今,马识途已在全国报刊杂志***发表长短篇小说等文学作品19部。他少年时代曾聆听过鲁迅先生的讲演,20岁时在上海参加了叶圣陶主持的征文比赛并获奖。从1959年起,马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创作发表了短篇小说《老三姐》、《找红军》等作品。1961年,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出版发行,震动全国,从而奠定了他在忠县人物中国文坛的地位。70岁后,马识途以惊人的毅力和意志开始学习电脑,并很快熟练掌握,成为中国作家中年龄最长的换笔人。 87岁以后,30万字的电视剧本《没有硝烟的战线》就是他以电脑打字完成的。由于他对于文学的杰出贡献,四川省已决定编辑出版20卷本《马识途文集》,并组织专人完成研究专著《马识途生平与创作》,该书称:“马识途在巴蜀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和作用,他是继郭沫若、巴金、何其芳之后最具影响的作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影《湘西剿匪记》、《模范丈夫》热了一代人,可少有人知道,这些电影的编导就是出生于原甘井镇的周康渝。1957年,周康渝由忠县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61年毕业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作演员、副导演,与赵丹合演《青山恋》等影片。1981年调任潇湘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湖南省电影协会主席、省文联副主席。编导《天国恩仇》、《雍正皇帝》、《秋收起义》等30余部影视剧。2001年11月21日在青岛拍摄电视连续剧《执行局长》时,不幸因车祸而殉职。
在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不断涌现的时期,忠县相继出了白石镇两河的陈正富、三汇镇人李启科、汝溪镇人蒋崇安、黄金镇人吴玉金等四名少将,成为忠县人的骄傲。
一部《饥饿的女儿》被译为25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畅销,在当代文学史上,不得不称为奇迹,其作者虹影出生在忠县。如今,虹影是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诗人,中国新女性文学代表之一。出版40余部小说、诗集、散文集。作品在大陆、台湾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地数十次获奖,2000年被评为中国十大人气作家之一,2001年被中国图书商报评为十大女作家之首。
在今年的奥运会上,不少忠县人每遇中国男排的赛事必看,只因为国家男排主教练周建安是忠县人。周建安自小在忠州二小读书时,就参加了县少年体校排球队,现任北京市长的郭金龙成了周建安的启蒙教练。1987年,周建安进入中国男排,曾获得1990年北京亚运会冠军和1998年曼谷亚运会冠军、1997年和1999年亚洲锦标赛冠军,这四项冠军是迄今为止中国男排在亚洲重要赛事上所获得的所有冠军。1998年,周建安出任四川男排主教练,2005年12月任中国男排主教练。
2002年,因主演电影《生活秀》,囊括金爵奖、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的最佳女主角陶红是新立镇人。他6岁随母离忠到宁夏大学与当教授的父亲团聚。1989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主演《女警官》等7部电影,《中英街》等20多部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