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初三九年级数学上册

学习数学不是拿起题目就做,更不是代表你题目做得越多成绩自然就会越好。因此,学习数学,首先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学习计划,特别是基础越差同学,更需要一个学习计划、学习清单。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三上册数学知识点盘点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定义:使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等式左右两边相等.

2.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1)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x+m)2=n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①把原方程化为ax2+bx+c=0(a≠0)的形式;

②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使二次项系数为1,并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

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④把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一个常数;

⑤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就可以进一步通过直接开平方法来求出它的解,如果右边是一个负数,则判定此方程无实数解.

3.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1)把x=﹣b±√b2﹣4ac/2a(b2﹣4ac≥0)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

(2)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公式法.

(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为:

①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进而确定a,b,c的值(注意符号);

②求出b2﹣4ac的值(若b2﹣4ac<0,方程无实数根);

③在b2﹣4ac≥0的前提下,把a、b、c的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求出方程的根.

注意: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前提条件有两个:①a≠0;②b2﹣4ac≥0.

4.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1)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

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用,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

因式分解法就是先把方程的右边化为0,再把左边通过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那么这两个因式的值就都有可能为0,这就能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这样也就把原方程进行了降次,把解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了(数学转化思想).

(2)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移项,使方程的右边化为零;②将方程的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③令每个因式分别为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④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都是原方程的解.

5.根的判别式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b2﹣4ac)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b2﹣4ac有如下关系:

①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两个实数根;

②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两个实数根;

③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

上面的结论反过来也成立.

6.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审清题意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解所列方程求所列方程的解,检验和作答.

2)、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中常见问题:

(1)数字问题:个位数为a,十位数是b,则这个两位数表示为10b+a.

(2)增长率问题:增长率=增长数量/原数量×100%.

如:若原数是a,每次增长的百分率为x,则第一次增长后为a(1+x);

第二次增长后为a(1+x)2,即 原数×(1+增长百分率)2=后来数.

(3)形积问题:

①利用勾股定理列一元二次方程,求三角形、矩形的边长.

②利用三角形、矩形、菱形、梯形和圆的面积,以及柱体体积公式建立等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

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比例关系,列比例式,通过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得到一元二次方程.

(4)运动点问题:物体运动将会沿着一条路线或形成一条痕迹,运行的路线与其他条件会构成直角三角形,可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