炁的详细解释
“炁”是“气”的古字,道教多以指人的元气。
扩展资料:
1.《黄帝内经》中的炁
《黄帝内经》中也有很多关于炁的描述,比如:“炁者,身之化气也,气者,炁之变也。”这里的炁被理解为身体中的一种化气,而气则是炁的一种变化形式。
《黄帝内经》还指出,炁的运动和平衡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不同的炁的不同运动状态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如阻滞的炁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畅通的炁则能促进健康和长寿。例如我们现在说的气血两虚、肾气不足等。
2.《周易》中的炁
《周易·系辞传》中有这样一句话:“易曰:‘神之格,抑其炁,扬其德,故君子服之以修德。’”这句话中的“炁”指的是人体内的气息或气质,它与人的精神、品德等紧密相关。在这里,“抑其炁”表示要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冷静,这样才能表现出一个君子的德行和素质。
同时,“扬其德”则是指要发扬自己的品德,做到言行合一,言行相符,从而展现出一个君子应有的风度和人格。周易中的“炁”强调了人的内在修养和品德修养。
我们现在说一个人气色好,就是用的这个意思。
3.《庄子》中的炁
《庄子》中有关于炁的描述:“人之所以能有是非也,是以其有炁也。炁者,天地之精气也,人得之而为生,失之而为死。”这段话表明了炁是天地之间的精气,是人类存在的根本动力,没有炁就没有生命和活力。我们说加油打气里的气,符合庄子里炁的概念。
从古至今,炁的涵义和解释方式十分丰富,因文化传统、历史时期、学派差异等多种因素而有所不同。但无论怎样解释,炁都被认为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是生命活动和宇宙运转的动力源泉,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行为等都有重要影响。
但炁在现代科学和医学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概念。一些学者认为,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能量或物质,类似于物理学中的能量和化学元素等概念。但是,这种解释方式也存在着不同的学术争议,因为炁的概念涉及到了多种不同领域的学术问题,如哲学、宗教、医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