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有什么名人奇事?

给大家说一说五代十国这段历史中最牛的执政官张承业。

张承业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执政官,这位张承业有多牛?我们只要需要拿他和诸葛亮对比一下,就可以知道。诸葛亮曾说过自己是受命于危难之际,而张承业则更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当时,晋王李克用死的时候,晋国在契丹、幽州、大梁三个强敌的威胁之下,并且,面对朱温大军咄咄逼人的攻势,晋国大有穷途末路之势。

在这种背景下,张承业受李克用临终托孤,他看到李存勖就知道在灵前痛哭,于是就告诉他,孝有大孝小孝之分,这种内忧外患之际,岂是你哭哭啼啼的时候,于是扶李存勖在灵前火速继位。

更主要的是,当时的李存勖,上有强势的叔父,下有众多强势的干哥哥,大家都一副蠢蠢欲动的样子,李存勖吓得都有点不敢继位了。但是,张承业却力排众议力挺李存勖上位,然后联络诸位大佬,干掉了试图挑战李存勖地位的李克宁,迅速稳定内部局势。

接着,在张承业的强硬支持下,李存勖又率军赶赴被梁军包围一年之久的潞州,这一仗,打得梁尸横遍野。这场失败后,朱温直接感叹:生子当李亚子,李克用虽死犹生。我的儿子与之相比,简直太差了!

当年,刘备托孤诸葛亮时,诸葛亮虽然也称得上受命于危难之际,但是局势,显然没有张承业时代艰难吧,至少当时蜀汉国内没有敢虎视刘禅皇位的人。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张承业那绝对称得上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后来,在张承业的辅助下,李存勖那是北创契丹、东灭幽州、南灭朱梁,大有一统天下的架势。

张承业对李存勖的作用有多大,只要看这段内容就可以知道。据史书上记载:?王连岁出征,凡军府政事一委监军使张承业,承业劝课农桑,畜积金谷,收市兵马,征租行法不宽贵戚,由是军城肃清,馈饷不乏。?这样的张承业,实在堪比萧何。

事实上,正是因为晋国的财政大权,一直掌握在张承业手中,不要说皇亲国戚、元老重臣,就是晋王李存勖也无法滥用国库的东西。所以,晋王李存勖一心想滥用国库的钱财纸醉金迷,就是没有机会。

有一次,李存勖为从国库中多拿点钱干私事,就让自己的太子给张承业跳舞,总而言之,我儿子的舞跳得怎么样?如果跳得好,就请发个大红包吧!

于是张承业就赏给李存勖的太子一条玉带和一匹好马。李存勖觉得红包太小,要求包个更大点的红包。但张承业却明确拒绝,总而言之,国库的钱,那是用于军国大事的。我给你儿子的红包,那是从我工资里拿出来的,我可不敢拿国库的钱送人情。

李存勖一听,当场就火冒三丈,总而言之,我给你面子,叫你一声七哥,不给你面子,你算个什么啊!于是拔出刀来,一副要杀张承业的样子。张承业却直接表示,你老爸把你托付给我,我自然得对你负责,更得对国家负责,如果你嫌我碍手碍脚,那就把我杀了吧。

看到张承业发怒,李存勖也吓坏了。这就好像,刘阿斗和诸葛亮摆皇帝的谱,看到诸葛亮生气,能不害怕吗?是的,你刘阿斗是皇帝,从理论上,你有权力杀诸葛亮,问题是,诸葛亮把头伸到你的刀下面,你砍一下试试。

更主要的是,太后听到消息,也马上就要赶到了。在这种背景下,李存勖就说,七哥,我刚才多喝了几碗酒,一时糊涂,请你原谅我。于是,李存勖先干为敬,一连喝了四碗酒,张承业却是连酒杯也没有碰。后来,太后又亲自领着李存勖到张承业家给李存勖道歉。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李存勖最开始还能够表现得人模人样,主要是因为有张承业的约束和压制。后来,等到张承业死后,李存勖就开始各种作妖,不到三年时间,就把自己作的身死国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