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不只是有雪乡,还有它,被称为是长白山下的“国宝”
在中华十大名山中,我对长白山印象深刻。这座古老的山,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历史 悠久,文化灿烂。在《山海经》称不咸山,北魏称徒太山,唐称太白山,辽金已有长白山之名。
长白山素有“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而在这美丽的山峰下,藏有无数“国宝级遗产”。其中,地处吉林省抚松县漫江镇南侧2.5公里的丛林中的锦江木屋,就是长白山脚下的一处“国宝”。
锦江木屋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村落,原名“孤顶子”村,因村北一座平顶孤峰而得名。相传,该村由1677年清朝留守满族人居住开始,至今已300余年。
1677年,康熙派人寻找祭拜长白山之路,在兵丁们寻山结束准备返京时,其中有一部分兵丁留了下来,并在此建村、设营,等待康熙前来祭祖。可由于当时葛尔丹叛乱,加之北方沙俄进犯等原因,康熙直至去世也未曾抵达长白山祭祖,当初留下的人从此定居这里。
但村落建筑群的形成,据抚松县史志记载,始建于1937年,至今有80多年的 历史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保护最好的木屋群落,堪称“中国最后一个木屋村落”,被住建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这个村落在未被大众知晓之前,称得上是一个”隐世村落”,是10多年前被一个大学美术系教授发现的,也正是因为他的发现,锦江木屋村才能够如此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整个村落从清朝末年的几户,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的100余户,规模十分宏大,村里有很多人是当年闯关东来的。
这里的房屋不见一块砖瓦,完全由原木建造,木墙、木瓦、木烟囱、木栅栏、木柴垛……被定为“长白山木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木屋村作为长白山区居民生活的自然形态,是当时人们生活的自然场景的保存,它反映了人们依山靠山、依水靠水,这种人与自然的深切依赖,体现了当地老百姓的创造和智慧。
同时,这里除了木文化,还有剪纸文化、狩猎文化、萨满文化、抗联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古老而传统的深厚 历史 。
第一次走进这里,就被一份独特风格和文化深深吸引着。这里的雪、这里的生活,完全可以媲美雪乡。
虽说它没有雪乡那么闻名遐迩,但河流、山川、村庄、田野……整个大地沉浸在一片洁白静谧的雪域世界中,依旧是一个“隐世村落”,既能了解当下,也能回顾往昔。
这里的冬,是古老的。晶莹的雪反射着阳光,苍穹之间银白一片。
人们忘却寒冷,尽情地在屋檐下,雪地里打雪仗、放爬犁、挖雪洞、堆雪人、做雪房子。只有当那袅袅的炊烟升起时,才能将人们唤回屋里,还一片冬的宁静。
在这连绵不绝的长白林海中,雪后初晴,蔚蓝色的天空下,皑皑白雪映衬着冬日暖阳,原始古朴的老旧屋舍,宛如水墨画般动人,完全可与北京四合院、云南竹楼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