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嘉舟的主要贡献
2002年春、央视西部频道邀陶嘉舟访谈了《船工号子》的创作,2003年夏,央视三套《精彩十分》专栏邀陶嘉舟作了三期节日,访谈了《人家的船儿浆成双》《抬头低头盼天晴》(电影《山城雪》序曲)等三首歌的创作。近20年来(截至2010年),多次应邀担任大区和省、市级歌赛评委。陶嘉舟的名字和主要贡献已收入《中国百科全书》音乐卷和《中国当代音乐名人录》《中国专家大词典》《世界优秀人才大典》等多部大型辞书。
1993年春,陶嘉舟和夫人创办国内首家专门培训流行音乐演艺人才的四川省艾开伶现代流行音乐演艺学校,已为全国各地培训出等级歌手2500余人,在全国及各省市级歌赛获奖者已500余人。 皓天等多人已成签约歌手或嘉宾歌星。该校己先后六次分别获四川省教委、成都市教委等颁发的《先进集体》奖。不仅川视、成视、在不同频道先后多次播出了该校的新闻和专题访谈介绍:央视《半边天》《爱心世界》栏日也先后对该校业绩作了专题采访报导。近十多年来(截至2010年),虽然陶嘉舟主要精力放在培训人才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上,很少写作,但仍写出了如:《祖国之路》《黄陵抒怀》《永远的挂念》等成功之作。在音乐界朋友和群众的关注和鼓动下,陶嘉舟已决心在作曲上“东山再起”不负众望,很快便写出了《地球在呼唤》《父亲啊父亲》《巴山月》《枫叶红了》《中国号子》《千古棋盘》《活着》《爱满江河》等感人的作品。
注一:仅1964年全军第三届文艺会演便有《草原行》等15首声乐器乐曲获优秀作品奖,同时获优秀指挥奖。
注二:小号小协奏曲《赶车》,于1961年秋首演成功后不久即出版,被誉为第一首由中国人写出的极具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小号作品,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后即成为全国音乐学院小号专业的毕业考试作品。20世纪80年代中期,台湾管乐协会理事长,台湾交响乐团首席小号演奏家叶树涵,将其在世界小号年会上演奏后,受到各国专家赞誉,并在日本山叶管乐交响乐团协奏下出版了CD唱片,德国出版商已决定出版该曲总谱。
注三: 小号独奏曲《天山新歌》于1975年参加全国首届独唱独奏会演获得极大成功,后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