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牧林氏的民间传说

大中祥符庚戍(公元1010年)晋江县尉林伋选择距尉厅和玉泉山庄之间晋江三十四都福田铺、湖叉交错的笋江霞洲(紫霞寺边)水乡定居。时宋王朝刚建立半个多世纪,海氛不靖。为确保刺桐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持续发展,中外商家人身安全,临漳门外浮桥街、霞洲街集散地的繁荣,林伋配合有司,在晋江的龙江、笋江、浯江段设营训练水兵海勇,在笋江南岸筑建六座渡头,为防洪水冲淹,遂令皆栽植柳树、榕树间或刺桐树以固江岸和美化两岸。此六座渡头以及浮桥破岬渡头、塔顶十余丈天然斜石坡渡头,俗称“石皮”。不仅对渡黄甲街、临漳门,而且形成了名闻遐迩的“笋江古渡”。  林伋有经商意识,发动浮桥人除农桑外,还利用木帆船、橹船、舢舨、竹排的灵活轻便,装卸部分停泊于刺桐港的番货、远物、异宝珍玩、香料铁器等,穿梭于笋江古渡,将舶来品集散于各府郡之集市中。南安、清溪、桃园场的“湖头船、安溪船”满载笋干、谷粟、山货、甘蔗汇集于霞洲、浮桥之笋江古渡。元明清已将堆场扩充至石崎乡的火烧埠(即后称的壳灰埠和清末、民国间的牛墟场)。  俗话说“一业兴、百业盛”,浮桥街、霞洲大路街的各行各业如雨后春笋般形成,商贾云集,车水马龙,斯时的繁荣,仅亚于泉郡的聚宝街,是名符其实的中外商人在泉购销聚散地之一的名古镇,到霞洲妈祖行香的信众随之增多,妈祖香火随即向郡内外扩展 。

元丰甲子(公元1084年)林杞以光禄寺卿致仕还乡,达官显贵,骚人墨客,船匠人均来拜访,乡绅诉其受水患之苦,林杞自幼生活在笋江边、深受洪灾泛滥的痛苦,明白众人来意,义无反顾勘察笋江水文走势,鸠工庀材,遂于乙丑年(公元1085年)动工建造霞洲码头。砌筑笋江南岸护岸石墙,俗称“石城”,修缮被洪水冲坏的各甲渡头及村中排水沟渠、暗涵等,至元祐戊辰年(公元1088年)讫工,为笋江古渡又增一景。宋元明清水毁均有人修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大洪水加地震,霞洲码头顶部被洪水冲毁部份。民国九年(1920年)霞洲码头顶部又遭大洪水毁坏更严重。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导水工程董事会修复并在原码头尖修建增长4.6米(1.4丈),现存碑石壹块上书“霞洲矶”以及颜体“南无阿弥陀佛”新碑壹块(此原碑较宽、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被手扶拖拉机倒车时撞断)。2003年泉州市人民政府整治晋江两岸时,该增建加长的4.6米码头被拆除,保持宋代原貌。所剩断垣残墙的护岸墙皆被砌入延伸取齐的新护岸堤内。